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0 08:14:29
人形機器人迎來密集催化行業量產有望加快;
存儲領域未來3年設備支出總額將達1360億美元;
顛覆傳統存儲架構,我國科學家實現全球首顆二維-硅基混合架構閃存;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道指跌0.52%,納指跌0.08%,標普500指數跌0.28%,熱門科技股漲跌不一,甲骨文漲超3%,Meta漲超2%,英偉達、亞馬遜漲超1%,蘋果、谷歌跌超1%;區塊鏈、稀土概念漲幅居前,TreaWulf漲超10%,Hut 8漲近4%;貴金屬、金屬原材料跌幅居前,美國黃金公司、金田跌超7%,泛美白銀跌超3%,美洲白銀公司跌超2%。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2.03%,中概股多數下跌,小鵬汽車、蔚來跌超5%,理想汽車、阿里巴巴跌超4%,百度跌近4%,京東跌超2%。
2、現貨黃金跌1.6%,報3975.95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跌1.95%,報3991.10美元/盎司;現貨白銀歷史首次突破50美元/盎司,盤中最高漲至51.24美元/盎司,最終收盤時回落至49.21美元/盎司,漲幅0.74%;COMEX白銀期貨跌2.73%,報47.66美元/盎司。國際原油集體收跌,美油主力合約跌1.65%,報61.5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跌1.57%,報65.21美元/桶。歐洲三大股指收盤漲跌不一,德國DAX指數漲0.06%報24611.25點,法國CAC40指數跌0.23%報8041.36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41%報9509.4點。
(二)行業掘金
1、北京時間10月8日晚,復旦大學科研團隊將二維超快閃存器件“破曉(PoX)”與成熟硅基CMOS工藝深度融合,率先研發出全球首顆二維-硅基混合架構閃存。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期刊,有望顛覆傳統存儲架構并推動AI時代數據存儲升級。今年4月,該團隊提出“破曉”二維閃存原型器件,實現了400皮秒超高速非易失存儲,是迄今最快的電荷存儲技術,為打破算力發展困境提供了底層原理。面對摩爾定律逼近物理極限的全球性挑戰,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將二維材料應用于集成電路中。當前,國際上對二維材料的研究仍在起步階段。
點評:面對摩爾定律逼近物理極限的全球性挑戰,具有原子級厚度的二維材料是目前國際公認的破局關鍵。二維材料是當前技術領域的前沿方向,其核心優勢在于原子級厚度(單層或幾層原子構成),可突破硅基材料的物理極限,為后摩爾時代發展提供新路徑。二維-硅基混合架構閃存技術有望顛覆傳統存儲器體系,讓通用型存儲器取代多級分層存儲架構,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領域提供更高速、更低能耗的數據支撐,讓二維閃存成為AI時代的標準存儲方案。概念股包括復旦微電、同有科技、朗科科技等。
2、10月9日,據SEMI最新報告稱,預計2026年至2028年,全球300毫米晶圓廠設備支出將達到3740億美元。這一強勁的投資反映了晶圓廠區域化以及數據中心和邊緣設備對人工智能需求的激增。 報告稱,2025年全球300毫米晶圓廠設備支出將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增長7%,達到1070億美元;2026年投資將增長9%,達到1160億美元。其中,存儲行業的持續回升主要由產能受限和超出預期的需求推動,存儲領域未來3年設備支出總額將達1360億美元。預計2026-2028年DRAM相關設備投資將超過790億美元,3D NAND投資將達560億美元。
點評:當前海外存儲原廠盈利需求急迫,且由于AI高景氣,相關產能逐步轉向高階產品,疊加下半年傳統備貨旺季,自第二季度起DRAM和NAND Flash存儲產品合約價有望筑底回升,疊加eSSD、RDIMM等企業級存儲產品需求持續高企,相關存儲產業鏈企業業績有望迎來明顯改善。多家超大規模云廠商對NAND企業級固態硬盤的大額追加訂單,正將NAND供給從消費市場轉向企業市場。這一強勁的投資反映了晶圓廠區域化以及數據中心和邊緣設備對人工智能需求的激增。 概念股包括新萊應材、隆華科技、昌紅科技等。
3、據媒體報道,“杭州六小龍之一”的云深處科技正式發布全新一代行業級人形機器人DR02。DR02最核心的突破在于其達到IP66級(IP防護等級是電氣設備安全防護的重要評判標準)的整機防水防塵能力,滿足全天候戶外作業場景需求。云深處科技DR02人形機器人采用高度擬人化設計方案,其175厘米的身高與68厘米的臂長接近成年男性標準體型。另外,沃爾瑪美國網站近日上架中國宇樹G1人形機器人,基本款售價為21600美元,免費送貨,一次可以訂購六臺。作為對比,宇樹G1人形機器人基本款在中國的售價為9.9萬元。
點評:人形機器人進入量產前夕,國內外景氣度共振。2025年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開啟從0到1階段的關鍵時點,尤其是隨著宇樹、智元等行業頭部公司加速推進零部件性能升級和成本降低,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愈發明朗,2025年有望成為行業爆發起點。隨著頭部明星企業資本化加速,國內產業支持力度強勁,國產機器人出貨量有望迎來大幅增長,核心受益兩大方向,一是核心供應鏈,包括核心零部件、頭部供應鏈及代工制造。二是應用場景,重點關注相關場景訂單釋放帶來的業績高彈性。概念股包括精鍛科技、固高科技、漢威科技等。
(三)避雷針
華旺科技:公司發布公告,持股1.1%的股東鈄正賢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611.52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1%。
模塑科技:公司發布公告,持股37.81%的公司控股股東江陰模塑集團有限公司計劃在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918.0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00%)。
藥明康德:公司發布公告,2025年10月8日,公司通過大宗交易繼續出售所持有的藥明合聯3030萬股股票,約占藥明合聯當前總股本的2.47%,成交金額約23.46億港元,占公司最近一期(2024年度)經審計歸屬母公司股東凈資產的3.67%。
僑銀股份:公司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郭倍華及公司股東深圳澤源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澤源利旺田4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計劃均分別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817.33萬股和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08.67萬股。
麒盛科技:公司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嘉興智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即減持不超過705.9萬股;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唐國海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比例的1%,即減持不超過352.9萬股;副總經理陳艮雷擬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減持不超過31.1萬股公司股份,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09%。
瑞納智能:公司發布公告,公司分別于近日收到公司股東、董事、副總經理王兆杰、董君永出具的《關于股份減持計劃的告知函》。王兆杰計劃自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減持數量合計不超過8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59%;董君永計劃自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減持數量合計不超過8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59%。
盛美上海:公司發布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HUI WANG及其一致行動人公司董事、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王堅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分別減持數量不超過21.27萬股、14.82萬股股份,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分別不超過0.04%、0.03%。公司財務負責人LISA YI LU FENG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數量不超過7.75萬股股份,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0.02%。公司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陳福平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數量不超過12.06萬股股份,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0.03%。因個人資金需求,公司董事會秘書羅明珠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數量不超過8.07萬股股份,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0.02%。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