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07:53:49
每經記者|鄭雨航 每經編輯|蘭素英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NO.1 OpenAI、博通合作部署10吉瓦定制化芯片和網絡設備
北京時間周一晚間,OpenAI與博通發布公告稱,兩家公司將合作開發10吉瓦規模的定制AI芯片和網絡系統機架。根據聯合聲明,OpenAI將主導芯片和系統設計,博通負責聯合開發和部署。兩家公司將于2026年下半年開始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受此消息影響,博通股價周一收漲近10%。
點評:OpenAI與博通的戰略合作是AI領域的重大事件,標志著AI算力軍備競賽進入新階段。
NO.2 羅氏與禮來合作開發的阿爾茨海默病血檢產品獲批
羅氏公司周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禮來合作開發的阿爾茨海默病血液檢測方法Elecsys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上市。據悉,Elecsys檢測適用于55歲及以上,且出現認知衰退體征、癥狀或主訴的患者。通過測量血漿中的磷酸化Tau(pTau)181蛋白水平,來輔助判斷患者是否患有阿爾茨海默病。
點評:該檢測相比傳統的腦部掃描和脊髓穿刺,具有成本低、痛苦小等優勢。
NO.3 美國燃料電池公司獲50億美元投資
當地時間周一,美國燃料電池公司Bloom Energy與資管公司Brookfield達成了一項價值50億美元的戰略AI基礎設施合作伙伴關系。新聞稿稱,Brookfield至多將投資50億美元,用于部署Bloom Energy的先進燃料電池技術,兩家公司將在全球范圍內設計和交付“人工智能工廠”。
點評:通過部署Bloom Energy的先進燃料電池技術來建設“人工智能工廠”,有望為AI數據中心提供更高效、清潔的能源解決方案。
NO.4 麻省理工團隊提出下一代鋰電池理論模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首次系統測量了多種電池材料中的鋰離子嵌入速率,并基于實驗數據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理論模型,研究人員憑借簡單公式即可設計出下一代電池。新成果使電池主導反應機制更快、更可控,從而顯著提升電池的充放電速度和使用壽命,并為人們理解不同材料和界面的反應行為提供了統一理論視角。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
點評:這一成果不僅有助于推動鋰電池技術的進步,還為其他電池材料和界面反應行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
NO.5 甲骨文CEO:OpenAI每年支付600億美元“當然沒問題”
在周一于拉斯維加斯舉行的甲骨文AI World大會上,甲骨文新任聯席首席執行官Magouyrk表示,OpenAI當然能夠支付每年600億美元的云資源費用,他對OpenAI有能力支付其大量云基礎設施服務賬單一事充滿信心。今年9月份,OpenAI與甲骨文達成了一項為期五年的云計算服務協議,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按此計算年均交易金額達600億美元,其規模在云計算領域歷史上實屬罕見。
點評:這一表態反映了甲骨文對OpenAI未來合作的信心,同時也凸顯了AI發展對算力的高度依賴。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