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浙江這場重磅會議,為何選在“第三城”?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5 10:39:10

在浙江省委部署之后,溫州也積極響應,明確要持續推動城市實力攀升、城市形象蝶變、創新活力增強、生活品質提升、城市治理提效,為沖刺“雙萬”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極”注入強勁動力。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之后,近日,山東、云南及浙江等多個省份相繼部署落實,謀劃城市發展新藍圖。值得注意的是,與山東、云南城市工作會議舉辦地點均在省會不同,浙江選擇了“全省第三極”溫州。

為開好這次會議,浙江省委書記、省長分別帶隊集體現場考察中國(溫州)數安港、東嶼片區更新項目、新田園社區,并乘船察看甌江沿線兩岸特色風貌及公共空間,詳細了解溫州以“強城行動”為牽引,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全力推進城市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

會議強調,聚焦現代化先行、聚焦共同富裕、聚焦人民滿意,高水平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不斷提升城市吸引力、引領力、輻射帶動力、可持續發展力,擦亮“浙里城市、幸福家園”金名片,充分彰顯詩畫浙江的生動圖景。

解讀:一個令外界關注的問題是:浙江這場重磅會議為何選在溫州召開?

作為我國民營經濟先發地、浙江經濟第三城,當前,溫州正在全力沖刺GDP萬億城市目標,并被賦予“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第三極”的重任。

不過,一直以來,令溫州備受困擾的是“溫州不夠大”——市轄區面積僅為杭州的1/3、寧波的1/2,城市化發展相對滯后,中心城區首位度不高,“小馬拉大車”問題長期存在。

這一方面導致中心城區缺乏對高端產業和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中心城區對各區縣的帶動輻射作用也十分有限。有鑒于此,發揮中心城區的“領頭雁”作用,被溫州視為城市轉型的破題之舉。

2024年初,溫州正式啟動“強城行動”,明確要實施空間重構、產業創新、循環暢通、品質提升、功能優化、文化賦能等六大行動,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把溫州打造成青年人近悅遠來向往之地、東南沿海重要商貿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輻射浙南閩北贛東的現代化擁江濱?;▓@城市。

而梳理此次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在溫州的考察點位,幾乎都指向老舊工業區改造、社區服務提升、文化煥新等關鍵詞。

此次浙江省委城市工作會議也強調,加快轉向品質提升,始終把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堅持產、城、人的融合發展,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加快轉向創新驅動,堅持以創新浙江建設為引領,做深做透“兩篇大文章”,讓創新成為城市的鮮明標識和核心動能。

在浙江省委部署之后,溫州也積極響應,明確要持續推動城市實力攀升、城市形象蝶變、創新活力增強、生活品質提升、城市治理提效,為沖刺“雙萬”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極”注入強勁動力。

#動向

南網、國網首次開展跨電網經營區現貨交易

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南方電網了解到,10月13日,來自南方電網經營區的4230萬度電能,通過閩粵聯網工程,被送往浙江、上海等地,保障我國華東地區的緊急用電需求。這是自今年7月,我國啟動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以來,南方電網和國家電網首次開展跨電網經營區現貨交易。

全國首支跨省域財稅分享基金設立

“長三角示范聲”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投資基金在示范區水鄉客廳吳江片區正式登記設立。這是全國首支跨省域財稅分享基金,產生的地方級財稅收入由青浦、吳江、嘉善兩區一縣按同等比例分享。投資基金首期規模5億元,以綠色低碳和科技創新為主投領域,將重點賦能示范區跨省域高新區和水鄉客廳高質量發展。

貴州將打造“赤水河谷中國醬香”體育旅游精品線路

10月14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推進文旅體融合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激發多元文化的活力。提升茅臺酒鎮景區、習酒酒谷景區等文旅體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打造“赤水河谷中國醬香”體育旅游精品線路,串聯帶動茅臺、習酒等地知名酒莊、驛站及房車營地,提升赤水河谷騎行賽事活動,探索推出“醬香馬拉松”“探洞+攀巖+品酒”等融合產品。

杭州擬立法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

“杭州發布”消息,10月13日,杭州市市長姚高員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杭州市促進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條例(草案)》等事項。會議指出,《草案》對杭州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高地、躋身全球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標桿城市具有重要意義。要以全國首創的地方立法為契機,搶抓產業創新發展的風口機遇,為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發展提供穩定、規范、可預期的制度環境。要系統謀劃配套措施,通過細化制定具體舉措、標準、政策、制度,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激發創新活力。要制定補鏈強鏈延鏈拓鏈的行動方案,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加強行業龍頭企業培育,賦能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成都出臺吸引集聚人才十條措施

“成都發布”消息,近日,成都市圍繞吸引集聚人才出臺十條措施,緊扣發展需要,著眼急需緊缺大力引育人才。圍繞開展“立園滿園”行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清單+訂單”方式引育急需緊缺產業人才,每年遴選300名左右產業領軍人才、600名成都工匠人才培育對象,鼓勵在蓉高校圍繞重點產業發展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支持在蓉高校聯合產業園區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圍繞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實施頂尖人才引育專項,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生活無憂、輕裝上陣”的發展環境,支持校企共建中試人才培養平臺,選聘“科技副總”“科技助理”“產業教授”等促進校院企地人才交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有資源、有場景、有動力”,構建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方陣。

#聲音

涉及六大維度,我國首部宜居城市國家標準公布

央視新聞消息,《城市和社區可持續發展 宜居城市總體要求》國家標準近日實施,這是我國首部系統構建宜居城市評估框架的國家標準,適用于各級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及評估中的宜居性提升,也為社區、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提供參考。

該標準從六大維度搭建宜居城市指標體系:

1.在環境維度明確大氣、水、土壤治理要求及綠化覆蓋率等量化指標,強調生態保護與資源集約。

2.在社會維度涵蓋住房、就業、醫療等領域,注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3.在經濟維度將城鄉收入比納入監測評估,突出包容與協調。

4.在文化維度重視歷史文化傳承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提升。

5.在治理維度構建“政務服務+協同治理+公共安全”框架,明確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等。

6.在基礎設施維度統籌城市建設,系統布局市政公共設施、安全保障設施、信息通信設施等六大基礎設施體系。

#數讀

“國考”打破35歲門檻

10月14日,國家公務員局網站發布《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6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6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報名即將開始,共計劃招錄3.81萬人。

上述公告顯示,報考者應當具備的資格條件之一為:年齡一般為18周歲以上、38周歲以下(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間出生),對于2026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放寬到43周歲以下(1981年10月以后出生)。

新華社報道指出,本次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按照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有關政策要求,對公務員招錄年齡條件作了適當放寬調整。相較此前,對一般報考者的年齡要求從35周歲以下放寬至38周歲以下,對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報考者的年齡要求從40周歲以下放寬至43周歲以下。

#放榜

我國首份城市綜合發展指數報告,北京排名第一

央視新聞10月13日消息,記者從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第56屆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獲悉,我國首份《城市綜合發展指數報告(2025年)》發布。綜合評估結果顯示:我國城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呈現“頭部引領、整體向好”的良好態勢,北京、深圳、上海分別以85.1分、82.5分、81.4分位居綜合排名前三,杭州、濟南、天津、廣州、南京、成都、武漢躋身前十,這些城市在多維度發展中展現出強勁綜合實力。

創新城市測度,北京、深圳、上海領跑,技術創新力與成果轉化力表現優異。

美麗城市測度,貴陽、長沙、深圳表現亮眼,水體潔凈度高、人居環境整潔,生態優勢更加凸顯。

智慧城市測度,北京、上海、武漢優勢明顯,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普及,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數字賦能讓城市服務更便捷、治理更精準。

據了解,報告首次構建了銜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與我國城市工作最新國家政策的綜合性評價體系,通過90項實操指標對36個國內主要城市開展評估,為城市治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AV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 这里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A级免费看片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