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16:55:52
美團在7個城市試點上線騎手評價和屏蔽用戶功能,騎手可拉黑不友好用戶,此舉是對單向評價體系的矯正,保障了騎手權利,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難送”訂單用戶權益難保障等。根本出路在于算法差異化定價,讓定價更公平;或將騎手納入正式員工序列,平臺構建公正投訴響應與權益保障機制,構建健康生態。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外賣服務的評價機制從單向轉向了雙向。據媒體報道援引美團方面的說法,該平臺目前已在晉江、紹興等7個城市試點上線了騎手評價用戶和騎手屏蔽用戶功能。騎手如果遇到顧客辱罵、恐嚇威脅等場景,可在評價頁面勾選“不再為該顧客送餐”,此后最多365天之內將不會接到該用戶的訂單。這一功能后續也會進一步推廣,具體時間待定。
評價和屏蔽騎手功能早已有之,這對于約束騎手行為、提升外賣服務質量有重要作用。但這種單向評價也存在固有的缺陷:用戶掌握了絕對的權利,而外賣騎手則處于絕對的從屬地位,如果個別用戶濫用這一權利,騎手就會遭遇不公平的待遇。
比如,一些用戶要求騎手幫忙丟垃圾、買雜貨,若不同意就給差評;一些用戶因為自己地址填寫不準確或未能及時接聽電話,將超時訂單的責任推給騎手;騎手按照指定位置放好了外賣,卻被用戶投訴沒收到??遭遇差評的騎手會被給予處罰,平臺雖有救濟渠道,但申訴需要時間和精力,即便申訴也未必能成功,這增加了騎手維權的成本。
顯然,騎手的“拉黑”功能,意味著將選擇的按鈕交到了騎手手中,這是對以往單向評價體系中權利失衡的一種矯正,也是對騎手作為勞動者權利的一種賦予。
在這種選擇權的賦予下,騎手可以選擇不為誰服務、不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對于超出服務范圍、提出過分要求的消費者,騎手有權拒絕,也有權免于被懲罰。屏蔽和評價用戶功能,為騎手提供了表達自己權益的機會,也改變了單向評價造成的公平性缺失問題。對于不友好的用戶,拒絕對其服務可以更好地保護騎手,提升騎手工作獲得感,進而提升外賣服務的質量;風評不好的用戶將難以獲得外賣服務,這可以倒逼他們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用戶和騎手的關系也將因此變得更加和諧。
看起來非常美好,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受益。舉個例子,對于步梯高樓層、偏遠地址等“難送”訂單,本就容易引發糾紛,如今騎手更可能直接用腳投票,這些區域的用戶權益如何保障?當消費者被不合理屏蔽時,如何確保錯誤行為能夠及時得到糾正?這個過程中,又如何防止用戶個人信息被泄露??平臺似乎并未給出周全的答案。
這樣一種看似“賦權”的方式,將系統性的勞資權益保障問題,簡化成了個體間的雙向選擇與規避。平臺則從具體的、需要投入資源的管理責任中抽身,退居幕后,成為一個看似中立的規則制定者。此時需要追問:當騎手與用戶相互“拉黑”時,平臺在哪里?它是否在利用這種相互制衡的機制,規避其作為實際組織者和最大受益者本應承擔的核心責任?市場經濟主體平等、交易自愿的原則固然不錯,但一個健康生態的維系,不能依賴于底層參與者相互的“屏蔽”與“防御”,而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負責任的組織者來制定公平規則、維護基本秩序、保障各方權益。
癥結的根源就在于,一些平臺與騎手之間那層模糊而松散的“合作關系”。在這種勞資模式下,平臺更像一個撮合交易的數字中介,而非承擔全面責任的雇主。如果騎手是平臺的正式員工,那么面對顧客的辱罵、恐嚇或不合理要求,平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平臺應建立暢通的投訴渠道、提供有效的法律與心理支持,甚至代表員工與不當用戶進行嚴肅交涉。
我們看到,一些服務類企業經常會遇到類似情況。比如,有的食客在餐廳對服務員呼來喝去、頤指氣使;在飛機上也曾有乘客因對服務不滿,將水潑向乘務員,并進行口頭威脅;在商場,有的顧客辱罵售貨員或收費員??但對這些企業的正式員工來說,是否服務某位顧客的權限并不在自己手中,所以一些企業比如胖東來,會設立“委屈獎”,以疏導員工情緒,甚至對個別顧客發起訴訟,以提升員工的尊嚴與幸福感。
因此,破解這種困局的根本出路無非兩條。一是真正體現多勞多得的理念,根據訂單的難易程度,在算法上予以差異化的定價,讓每筆訂單的定價更加公平,騎手也就不會集體屏蔽某些用戶,外賣才能更加普惠。二是將更多的騎手納入平臺正式員工序列,一旦確立正式勞資關系,平臺則必須主動構建公正的投訴響應與權益保障機制,代表騎手應對惡意行為,而非讓騎手孤軍奮戰。這不僅能從根本上提升騎手尊嚴,更將倒逼平臺優化系統與管理,構建起一個權責對等、三方共贏的健康生態。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經原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