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7 23:25:33
近日,萬孚生物披露2025年三季度業績報告,今年前9個月營業收入為16.90億元,同比下降22.52%;歸母凈利潤為1.34億元,同比降幅達69.32%,其中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5545.91萬元。公司稱,今年以來體外診斷行業經營情況整體低迷,三季度仍然處于行業盤整期。從外部經營環境來看,目前行業政策面的拐點還未到來。
每經記者|甄素靜 每經編輯|董興生
日前,萬孚生物(300482.SZ,股價21.24元,市值99.42億元)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今年前9個月營業收入為16.90億元,同比下降22.52%;歸母凈利潤為1.34億元,同比降幅達69.32%,其中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5545.91萬元。
對此,萬孚生物方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今年以來IVD(體外診斷)行業經營情況整體低迷,三季度仍然處于行業盤整期。從外部經營環境來看,目前行業政策面的拐點還未到來。去年化學發光腫瘤、甲功的集采中標結果,兩年左右時間會陸續落地,預計集采落地的影響會持續到明年;DRG檢測套組要求拆套餐,單檢遵循最小必要原則,對于醫院整體的檢測量有較大影響。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萬孚生物松山湖生產基地已落成,正在推進知識城生產基地建設。此外,公司已啟動股份回購計劃,同時海外市場布局與技術升級持續落地。
單季業績由盈轉虧,成為萬孚生物2025年以來的顯著轉折。今年第三季度,萬孚生物實現營業收入4.45億元,同比下降26.66%;歸母凈利潤虧損5545.91萬元,同比大幅下降169.21%;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7090.64萬元,同比降幅達213.09%。從年初至報告期末,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5270.92萬元,同比下降69.59%;基本每股收益為0.28元/股,同比下滑70.21%。?
財務數據變動背后,多項資產負債科目呈現顯著調整。其中,報告期末貨幣資金余額2.05億元,較年初的8.29億元下降75.24%。對此,萬孚生物解釋稱,主要因本期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支付股利所致。
此外,截至報告期末的應收賬款為10.46億元,較期初余額下降0.69億元。對于應收賬款變化,萬孚生物在此前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公司年初已將應收賬款和終端純銷作為核心考核指標,應收賬款余額較大主要是因為近一年以來,IVD行業受到集中的政策擠壓,如醫療集采、醫保控費、拆套餐、檢驗結果互認等,導致醫院終端的檢測量下滑,產業鏈上的現金流轉速度變慢。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建工程期末余額為1454.18萬元,較年初激增183.86%,主要因松山湖生產基地和知識城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投入增加。
記者了解到,知識城項目已經完成招拍掛流程,松山湖項目已經落成。萬孚生物表示,知識城項目的目標是形成以干式免疫檢測試劑為主的智能化生產能力,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優勢,松山湖項目將有力助推公司研產智造升級。
就營收與利潤承壓將采取哪些針對性改善舉措,萬孚生物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從自身經營來看,首先,今年公司經營必須消化的是增值稅率的調整,國內銷售增值稅率從3%調整為13%,對除稅后收入同比增速影響較大;其次,公司強化現金流量管控,對短期的收入增長有一定影響;公司還將對部分盈利能力較弱的業務進行剝離,同時推動運營改革,以提升運營效率,激發組織活力。
盡管業績承壓,萬孚生物仍在推進股份回購與業務調整動作。萬孚生物表示,公司于9月23日披露新一輪回購方案,計劃未來6個月內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3000萬元且不超過6000萬元,本次回購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9月26日,萬孚生物完成首次回購,以21.21元/股的價格購入1.3萬股,總金額27.57萬元。對于后續回購計劃,萬孚生物表示,后續公司將結合市場行情及資金情況統籌安排實施回購,相關進展也將通過深交所及時公告;未來公司將持續完善長效激勵體系,充分調動公司管理人員及核心團隊的工作積極性。
在業務端,萬孚生物將2025年定位為“公司業務調整年”。從國內層面來看,熒光業務后續預計穩定發展;在化學發光業務層面,公司將繼續以血栓為代表的特色項目為基石,維持特色項目高速增長的基礎上,通過900速、流水線產品的導入,擴展二三級醫院的覆蓋率;膠體金業務方面,公司將在持續開拓呼吸道業務的前提下,繼續在非呼吸道業務發力。
國際市場也被萬孚生物視為重要的增長引擎。萬孚生物表示,在產品線方面,公司在夯實海外膠體金、熒光業務基本盤的基礎上,持續導入管式發光、單人份發光、電化學等新技術平臺,海外市場廣闊,未來長期增速預計可觀。
萬孚生物還表示,將通過數字化提效,加大ToC投入,持續開拓市場,讓公司業務發展回歸正軌。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4664776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