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22:49:50
每經記者|溫夢華 每經編輯|葉峰
重陽之際,一場開放、包容、多元、共融的酒業對話正在為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新道路。
10月28日,在由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與中國茅臺共同主辦的“天地位育”2025赤水河論壇上,中國醬酒頭部酒企、來自全球酒業龍頭企業、行業專家等齊聚赤水河畔,共話傳統酒業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路徑,為全球酒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作為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正成為這一歷史性變革最生動的實踐者。當天,在赤水河論壇“酒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貴州·仁懷)可持續發展(環境、社會、治理)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這不僅是中國首部產區可持續發展報告,更是世界首部白酒產區可持續發展報告。
中國首部產區可持續發展報告“誕生”
在白酒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的關鍵階段,ESG(環境、社會、治理)布局已不再是企業“加分項”,而是決定產業能否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可持續增長的“必答題”,重塑白酒產業的發展邏輯。
赤水河,是仁懷醬酒產業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在仁懷120多平方公里的醬香核心產區,赤水河Ⅱ類水質與富集的微生物群落共同鑄就了醬酒的獨特風味。而ESG中的環境(E)維度正是守護這一“生命線”的關鍵。
近年來,仁懷市嚴格執行《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探索赤水河流域生態保護規劃2.0版本,構建全國一流的白酒產業綠色治理體系。此次發布的報告,對于仁懷產區來說意義重大。
正如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清松所言,仁懷醬酒不可復制的工藝稀缺性、資源稟賦唯一性、漫長陳釀時間成本、深厚文化認知和消費認同,共同構筑起產區不可替代的價值根基。
《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記者注意到,《報告》不僅深刻揭示了仁懷產區獨特的地理稟賦、生態特質和人文底蘊,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群體釀造優勢;更有助于中國白酒在全球范圍內樹立品牌形象和擴大市場份額,為推動世界各白酒產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先行示范。
兩大關鍵詞助力白酒產區ESG“行業范本”
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970.18億元,經濟總量位列中國百強縣市第11位。這兩組數據的背后,仁懷正以一杯醬酒撬動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赤水河酒業帶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核心”。
那么,“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的仁懷如何探索中國酒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守正和創新,是仁懷給出的兩大關鍵詞。
陳清松指出,守正,首先守生態之本,筑永續發展根基;其次是守技藝之脈,承千載匠心經典;第三,則是守制度之基,立產區行穩致遠。對標波爾多、蘇格蘭等世界級產區,系統構建產區規劃保護、質量標準、認證管理、科技研發、文化表達“五大體系”。
而面對邁入深度調整期、消費生態重構的白酒產業, 還要用創新在挑戰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何為創新?陳清松認為,創新是擁抱“新釀造”,以數智賦能傳統技藝;升級“新體驗”,以酒旅融合拓展價值;塑造“新格局”,以開放協同開拓市場。一方面,在數字化賦能下,要堅持以現代科技激活傳統工藝,推動醬酒產業釀造智能化、產業數字化、價值綠色化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則是在賣酒轉向賣生活方式趨勢之下,深入挖掘醬香白酒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旅游價值,將其轉化為可感知、可體驗、可記憶的生活方式。同時,還要開拓轉型升級新空間,推動醬香白酒從“產區品牌”向“世界名片”跨越。
“面向未來,我們將秉持長期主義,堅定產業信心,堅定不移推進醬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貴州打造全國重要白酒生產基地。同時,進一步探索仁懷核心產區的ESG實踐新路徑,構建中國白酒產區可持續發展'行業范本'。”陳清松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