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14:12:45
10月28日,澳大利亞安保國際執行董事長Stephen Dunne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期間表示,安保集團與中國分享養老金制度經驗,助力中國構建退休基金體系。他稱中國市場發展深度顯著增加,吸引力大幅增強,投資潛力巨大,ESG在中國持續受重視。安保集團堅定致力于發展和推動與中國人壽的合資企業,把握中國市場長期增長機遇。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魏文藝
“當前很多國際金融機構關注中國市場,安保集團也是如此。澳大利亞安保集團2014年入股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雙方目標一致,即幫助更多的人實現有尊嚴的退休生活。”
10月28日,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期間,澳大利亞安保國際執行董事長Stephen Dunne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采訪時表示,過去十年里,安保集團與多家養老金公司分享了其近50年來運行養老金制度的經驗教訓,這些經驗與中國正在采用的三大支柱養老金結構相符,為中國構建完善的退休基金體系提供了參考。

Stephen Dunne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袁園 攝
談及對中國市場變化的感受,Stephen Dunne表示,對比十年前,中國市場的發展深度已顯著增加,市場上的各項營業額指標都實現了數倍增長。因此,作為一個面向龐大投資者的市場,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已大幅增強。
NBD:人口老齡化是一個全球性趨勢。相較于中國,澳大利亞更早地進入到老齡化社會,澳大利亞的養老金制度是怎樣的?
Stephen Dunne:人口老齡化是澳大利亞面臨的重大挑戰。盡管澳大利亞養老體系積累了大量財富,但關鍵問題在于如何建立退休人員的信心,促使他們使用養老儲蓄。有數據顯示,許多澳大利亞人去世時仍保留著與退休時相當的養老金余額。這就要求制度創新,鼓勵合理提取養老金,實現"有尊嚴退休"的根本目標。
當前,澳大利亞養老金制度有兩大特點:第一,該制度建立在普遍性原則之上,以確保每一位澳大利亞公民都被納入該體系,并按規定實際繳納養老金。
第二,澳大利亞養老金制度還具有保存機制,即雇員在達到退休年齡(通常為65至67歲,具體取決于出生年份和性別)之前無法提取養老金。這一長期儲蓄特性為投資創造了顯著優勢,使得養老金基金能夠配置于具有增長潛力的資產類別,如股票、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等。其核心目標是通過長期復利效應,為計劃成員積累充足的退休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該體系在法律層面構建了一個聯合儲蓄保險框架,商業保險公司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因此,澳大利亞工人參與的“超級年金”體系不僅能提供儲蓄和投資功能,還涵蓋保險保障,包括殘疾和身故保險等,這些形成了一套綜合性退休保障方案。
當前全球低利率環境對養老基金構成挑戰。澳大利亞養老金制度的優勢在于其長期投資視角,追求超越通脹的實際回報。典型的澳大利亞養老基金約70%資產配置于增長型資產,這種策略相比銀行存款能產生更高的長期收益,使退休人員獲得更充裕的退休保障。
作為金融機構,我們通過數字化與面對面咨詢相結合的方式,幫助退休人員建立提取養老金的信心。同時推進產品創新,開發兼具保證收入與市場投資功能的混合模式,使退休人員在獲得穩定現金流的同時,保持部分資產的市場增值潛力。
NBD:澳大利亞的養老金制度對中國有什么樣的借鑒意義?
Stephen Dunne:從我們的視角看,中國的養老金改革與澳大利亞的三支柱體系高度相似。澳大利亞在上世紀90年代進行養老金改革時,當時多數民眾也僅依賴單一的公共養老金。而自1990年起,澳大利亞建立了普遍且強制的企業養老金制度作為第二支柱,同時積極鼓勵個人層面的自愿繳費作為第三支柱。
我們親身經歷了這一轉型過程。因此,在與中國人壽的持續溝通中,我們看到中國養老金體系正沿著與澳大利亞相似的路徑演進。我們雙方擁有共同的目標,即助力中國人民實現有尊嚴的退休生活,正如我們長期以來為澳大利亞民眾所做的那樣。
我們相信,我們能夠將澳大利亞在養老金制度發展方面的經驗帶給中國人壽。這一體系雖不完美,但我們堅信它具有一定的優勢和過人之處。其次,我們也希望在澳大利亞2500萬人口中行之有效的模式,同樣有望在中國這樣更大規模的市場中成功實踐。
NBD:2014年,安保集團入股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對比十年前,您覺得中國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Stephen Dunne:在中國市場,我所觀察到的巨大變化就是這一市場的深度已顯著增加。這十年間,中國市場在各項營業額指標上都實現了數倍增長。因此,作為一個面向龐大投資者的市場,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已大幅增強。
其次,我們看到了在中國投資的巨大潛力。我們最初進入時,投資者可選擇的標的多為傳統行業或企業;而如今,盡管具體情況因人而異,但科技、生物技術和半導體等領域的投資機會已不容忽視。中國市場所提供的廣闊機遇,也使得外資業務在這一領域顯著增長。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更令人振奮的進展是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在中國持續得到重視。就企業運營方式而言,我們認為ESG并非僅是一種投資理念,更是一種實踐導向。我們致力于尋找那些真正重視環境議題與治理問題,并積極推動實質性改善的企業。對我們來說,ESG并非僅關乎“做好事”,而是關乎如何在新興行業中創造可觀回報——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那些以往缺乏機會的領域。
畢竟,企業的價值與無形資產(比如品牌、分銷渠道、客戶基礎等)及有形資產(如建筑、設備等)一樣,都會明顯受到ESG實踐的影響。因此,我們目前更青睞那些積極接納良好治理、環境實踐和社會責任的企業。這也是我們過去十余年持續關注的方向。
最后,我們對中國證監會等監管機構持續推動企業改進政策、優化實踐的做法印象深刻。特別是圍繞股息政策的引導,以及在資本管理方面的自律行為,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我們看到中國企業日益認識到良好資本管理的重要性,而股息鼓勵政策也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ROE)。
NBD:安保集團下一步在中國市場會有什么樣的計劃和戰略?
Stephen Dunne:2014年,我們入股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享澳大利亞運行近50年的三支柱養老金體系經驗,共同推動實現有尊嚴退休的社會目標。
我們觀察到,中國民眾正逐漸從主要依賴住宅物業和銀行存款的理財方式,轉向尋求更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被中國市場所吸引,并開始與中國人壽合作參與基金管理行業,以切實服務于中國人民儲蓄策略的多樣化需求,幫助他們突破原有兩大投資領域的限制。
我們預見這一趨勢將持續深化,并在未來多年中延續下去。因此,我們堅定致力于發展和推動與中國人壽的合資企業。我們深受中國市場的吸引,畢竟這既能為中國市場貢獻價值,也能在此把握長期的增長機遇。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袁園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