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多上市房企持續發展能力較弱
2010-06-02 01:38:13
每經記者 楊羚強 發自上海
雖然大部分地產分析師認為國務院的樓市新政可能令開發商在2010年的日子不好過,但是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的報告卻道出房地產企業的真正危機:房地產企業的盈利能力正處于下降階段。
據該中心對105家滬深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測評顯示,除“萬保金招”四家為行業標桿,19.39%為優質上市公司,發展優良上市公司占到33.67%。此外,約有42.86%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競爭乏力,持續發展能力較弱。
即使是“萬保金招”這樣的標桿企業其盈利能力也在下降。該中心的報告稱,萬科、保利、金地、招商四家企業2009年房地產業務利潤、2009年凈資產收益率、2009年總資產報酬率、2009年房地產業務利潤率指標分別是16家優質企業的4.78倍、0.60倍、0.69倍、0.85倍。四家標桿上市公司盡管從利潤絕對量遠高于16家優質企業,但從盈利的相對水平上表現出規模報酬遞減現象。
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主任龍勝平說,在全部上市公司中,2009年凈利潤水平大于行業均值的上市公司只有43家,其中2008年有14家凈利潤大于行業均值的上市公司在2009年滑入低于行業均值的行列,表現出高于市場波幅的巨幅波動,盈利能力持續性較差。
他表示,在市場高速成長、行業整體利潤水平大增時,企業業績較為平淡,劣于市場平均水平;在市場處于大幅下調期間,業績波動幅度大于市場波幅,那么可以認為這類企業缺乏競爭優勢。按此說法,目前在滬深兩地上市的42.86%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競爭乏力,持續發展能力較弱。
據統計,2009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達到5.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4.2%。其中,定金及預收款為15914億元,占整個資金來源的14.71%,個人按揭貸款8403億元,占整個資金來源的27.86%,兩項共計42.57%,幾乎占了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的半壁江山。
按照新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住房貸款首付比例提高、貸款利率從高執行、多套住宅停止貸款等措施,都從根本上限制了房地產開發企業可用的資金來源。如果這些政策有效地執行下去,就會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融資環境產生致命的影響。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預計,整個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一個兩到三年的振蕩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