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6-11 17:32:15
傳統的房產企業通過網絡電子商務方式進行銷售,已成為越來越多開發商的選擇。那么房地產“觸網”效果如何?電商能否成為地產銷售的未來趨勢?
原標題:房企“觸網” 地產營銷步入“電商時代”還有多遠?
新華網天津6月11日電(記者 曾健)記者日前在對天津市各大房地產企業、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走訪中了解到,傳統的房產企業通過網絡電子商務方式進行銷售,已成為越來越多開發商的選擇。那么房地產“觸網”效果如何?電商能否成為地產銷售的未來趨勢?
據了解,2011年4月,SOHO中國攜手新浪樂居房產電商頻道進行了第一次合作,并首次實現全程網上交易。天津搜房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其電商業務已和保利、華潤、金融街、招商、泰達等眾多知名房企共同合作,兩年來運作電商項目194個,累計銷售金額達124.5億元。
據介紹,當下主要房產網站電商平臺有樂居、搜房、搜狐焦點,主要電子商務平臺如京東、淘寶,從現有的房地產電商的表現形式來看,線上的相關內容以團購和競拍為主要方式。
以天津為例,2011年,天津樓盤“昆侖中心”參與搜房網主辦的“0元起拍”活動,報名參與的152名購房者從0.1萬元開拍,開展了69輪激烈競價,最終有三位網友同時競拍到133.63萬元的“封頂價”,整個競拍過程僅僅歷時不足十分鐘,創造了天津開展此類活動的最短時間紀錄。
搜房(中國)控股副總裁徐曉曄認為,房地產電商離真正電商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這與房產本身的非標準化,以及房產唯一性的屬性,包括房產交易屬于大宗交易的屬性都相關聯。所以這個過程中更多是針對房屋產品信息的展示,為消費者提供了便利性。
也有調查顯示,雖然房地產電商已經被眾多購房者熟悉,但有九成以上的客群明確表示不會選擇通過網絡完成房屋交易。有六成的消費者表示,現階段的“電商”給人更多的感覺只是“優惠”和“打折”。
不少業內人士分析,由于房產是不動產,且具有商品標準化低和交易金額巨大等特征,使得房產在現階段很難在線完成所有交易環節。在電商平臺上,用戶能完成選房、訂房和支付訂金等步驟,但還需要看房、簽訂合同、交付房款等線下服務支撐才能完成整個交易流程。所以目前所謂的“電商”還主要是品牌推廣的“噱頭”,距離真正意義的“電商化”還比較遙遠。
南開大學市場營銷系副教授杜建剛說,如此高價值的一個產品通過互聯網這種方式來付款,風險也是很大的,消費者多少也有這個擔心,可以說噱頭也好,炒作也好,其實就是地產商的一種促銷模式。
來源:新華網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6/11/c_116116836.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