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2-05 19:48:16
今日,萬科發布銷售簡報稱,2015年1月份銷售金額為231.1億元,同比下降16.1%。
每經編輯|白亞靜
邦地產記者 白亞靜 發自深圳
今日,萬科發布銷售簡報稱,2015年1月份銷售金額為231.1億元,同比下降16.1%。
邦地產記者梳理萬科近年銷售數據發現,這是近三年來第一次同比下降。
不過,由于結轉滯后以及年末加大推盤量的行業特點,在跨年時,單比較一個月的銷售數據也許不夠客觀。
若結合去年12月份的銷售數據來看,萬科在跨年前后兩個月(即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銷售數據總和,其實已刷新了歷年紀錄。萬科董秘譚華杰向邦地產記者表示,隨著公司的不斷增長,此類創新高屬于常態。
上一次開門不利是在2012年1月。當時萬科的單月銷售額為122億元,同比下跌28.1%。
當時譚華杰表示,下跌原因是2011年的比較基數大。由于在2010年底集中推盤,有很多客戶認購后未能在年底前完成簽約,這部分業績計入2011年1月。因此,2011年1月,萬科的銷售額達到201億元,同比大增220.8%。
然而,2012年前后,政府調控收緊,政策壓制投資性需求或許才是主因。
當年1月,萬科拿地顯得頗為謹慎,新增項目僅廣州一舊改項目,承擔的綜合改造成本約14.97億元。
今年1月,萬科的銷售額雖然同比下降,但與2012年的情況又不同。當時,2011年12月、2012年1月的銷售額均大幅下降。今年跨年前后兩個月的總銷售額,超過去年跨年前后的總和。
譚華杰表示,此次下降的主因正是由于2014年1月的基數,否認存在市場競爭等其他原因。
今年1月,萬科的銷售金額雖然下降,但是拿地節奏反而加快,一掃去年上半年以來遲緩拿地的頹勢。
簡報稱,自去年12月份以來,公司新增項目共計7個,總拿地金額高達68.83億元。
其實,最近整個行業的拿地情緒都在逐漸轉向積極。根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數據,2015年1月,萬科、綠地等20個標桿房企拿地金額已達到了426億元。
根據邦地產之前的報道,降準后,房企資金面將被再次盤活。譚華杰表示,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住購房者的購買力。他說,降準可增加信貸資源的總供應量,其中,自住房按揭貸款屬于政策鼓勵的方面,也是銀行的優質業務。
不過,他也稱,在市場可售庫存仍相當充裕的情況下,房價將基本保持穩定。
附:
譚華杰之前有關1月銷售額升降的說法:
[2011年1月]譚華杰:2010年底公司集中推盤,較多客戶進行了認購,但并未能在年底完成簽約,這部分業績在2011年1月才正式計入公司銷售;另一方面,2011年的銷售開門紅,也體現出萬科的主流產品定位和快速銷售策略繼續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應。
[2012年1月]譚華杰:因為去年同期的比較基數太大,今年1月的簽約銷售同比出現下降。一二月份的銷售數據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很大,主要因為春節前后歷來都是銷售淡季,企業的推盤量、市場的成交規模基本都處在全年最低水平。今年由于春節假期到來較早,對1月份住宅市場的影響也會更大一些。
[2013年1月]譚華杰:2012年12月公司推盤較多,實際認購面積和金額比11月更高,但由于大量推盤集中在年底,有相當部分的已認購未簽約資源體現在2013年的數據中,因此1月簽約金額同比出現較為明顯的上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