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焦點

每經網首頁 > 焦點 > 正文

推動綠色制造 工信部實施汽車可回收利用率管理

每經網 2015-06-10 00:42:39

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正式發布。該要求確定汽車生產企業作為污染控制的責任主體,并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應在申請新產品時,報送《汽車有害物質信息表》。工信部將每年發布汽車行業綠色發展年度報告,公布汽車有害物質使用和可回收利用率等信息。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6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正式發布。

該要求確定汽車生產企業作為污染控制的責任主體,并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應在申請新產品時,報送《汽車有害物質信息表》。工信部將每年發布汽車行業綠色發展年度報告,公布汽車有害物質使用和可回收利用率等信息。

七成中國車企已建有害物回收體系

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報廢車回收數量也在迅速增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董長青此前著文預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會超過2億輛,汽車年報廢量將超過1400萬輛。

據悉,汽車生產需耗用大量的鋼鐵、塑料、橡膠等材料,而這些材料絕大部分來源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此外,汽車產品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如鉛、汞、鎘、多溴聯苯和多溴二苯醚等,在汽車的生產、回收拆解、材料分離和再利用等環節,這些物質嚴重威脅環境和人體健康。

據調查,我國70%的汽車企業已經開始建立有害物質和回收利用率管理體系,鉛、鎘等有害物質含量的達標率約90%,可回收利用率達90%左右。但行業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目前有害物質使用管理僅相當于歐洲2008年的管理水平,使得我國汽車產品難以進入發達國家市場。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畢俊生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差距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沒有從源頭有效控制有害物質使用,沒有開展易拆解、易回收性設計與綠色選材等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在10年前制定了相關政策措施,實現對汽車產品有害物質和回收利用的管理。以歐盟為例,2000年,歐盟發布《2000/53/EC指令》,要求汽車企業在設計和制造時考慮產品的可回收利用性;在拆解信息支持方面,汽車企業應在每種新車型投入歐盟市場的6個月內提供關于綠色拆解的技術支持信息,以使拆解員工知道該車各種危險物質在汽車上的位置。

 落實生產者責任 打造綠色供應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此次出臺的要求和歐盟此前的做法類似。首先是明確提出汽車生產企業作為污染控制的責任主體。并且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應積極開展生態設計,遵循易拆解性和可回收利用性的設計原則,采用合理的結構和功能設計,選擇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綠色環保材料和易于拆解、利用的部件,應用資源利用效率高、環境污染小、易于回收利用的綠色制造技術。

其次,業內人士分析,此次要求體現了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打造綠色供應鏈的特點。要求明確汽車生產企業應在申請新產品時,報送《汽車有害物質信息表》,并在獲批后6個月內,通過適當的途徑和方式,向回收拆解企業提供《汽車拆解指導手冊》。這樣能夠支撐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實現環保、高效、安全、精細拆解。

此外,工信部將每年發布汽車行業綠色發展年度報告,公布汽車有害物質使用和可回收利用率等信息,對汽車生產企業制度建設、綠色供應鏈管理等情況進行總結和評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實習記者馮彪 6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汽車有害物質和可回收利用率管理要求》正式發布。 該要求確定汽車生產企業作為污染控制的責任主體,并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應在申請新產品時,報送《汽車有害物質信息表》。工信部將每年發布汽車行業綠色發展年度報告,公布汽車有害物質使用和可回收利用率等信息。 七成中國車企已建有害物回收體系 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報廢車回收數量也在迅速增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董長青此前著文預計到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會超過2億輛,汽車年報廢量將超過1400萬輛。 據悉,汽車生產需耗用大量的鋼鐵、塑料、橡膠等材料,而這些材料絕大部分來源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此外,汽車產品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如鉛、汞、鎘、多溴聯苯和多溴二苯醚等,在汽車的生產、回收拆解、材料分離和再利用等環節,這些物質嚴重威脅環境和人體健康。 據調查,我國70%的汽車企業已經開始建立有害物質和回收利用率管理體系,鉛、鎘等有害物質含量的達標率約90%,可回收利用率達90%左右。但行業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目前有害物質使用管理僅相當于歐洲2008年的管理水平,使得我國汽車產品難以進入發達國家市場。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畢俊生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差距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沒有從源頭有效控制有害物質使用,沒有開展易拆解、易回收性設計與綠色選材等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國在10年前制定了相關政策措施,實現對汽車產品有害物質和回收利用的管理。以歐盟為例,2000年,歐盟發布《2000/53/EC指令》,要求汽車企業在設計和制造時考慮產品的可回收利用性;在拆解信息支持方面,汽車企業應在每種新車型投入歐盟市場的6個月內提供關于綠色拆解的技術支持信息,以使拆解員工知道該車各種危險物質在汽車上的位置。  落實生產者責任打造綠色供應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此次出臺的要求和歐盟此前的做法類似。首先是明確提出汽車生產企業作為污染控制的責任主體。并且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應積極開展生態設計,遵循易拆解性和可回收利用性的設計原則,采用合理的結構和功能設計,選擇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的綠色環保材料和易于拆解、利用的部件,應用資源利用效率高、環境污染小、易于回收利用的綠色制造技術。 其次,業內人士分析,此次要求體現了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打造綠色供應鏈的特點。要求明確汽車生產企業應在申請新產品時,報送《汽車有害物質信息表》,并在獲批后6個月內,通過適當的途徑和方式,向回收拆解企業提供《汽車拆解指導手冊》。這樣能夠支撐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實現環保、高效、安全、精細拆解。 此外,工信部將每年發布汽車行業綠色發展年度報告,公布汽車有害物質使用和可回收利用率等信息,對汽車生產企業制度建設、綠色供應鏈管理等情況進行總結和評估。
汽車可回收利用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看片视频区一区二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网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电影网久久影视 | 日本韩国欧美国产一级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