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17 15:25:33
新年初始,原本熱度逐漸消退的《戰狼2》卻因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被侵權一事,重新回歸大眾視野。每經影視獲悉,優酷花重金獨家買斷了《戰狼2》的網絡版權,卻發現別的視頻平臺也可以播放該片,損失可見一斑。因此,優酷將百度等多家公司訴至法院。事實上,起訴知名影視作品網絡版權侵權的案件近年時有發生,每經影視統計發現,從2016年至今,市場第一梯隊的三大視頻平臺優酷、愛奇藝、騰訊向海淀法院發起的有關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維權訴訟多達19起,索賠總金額近3000萬元。
每經編輯|杜蔚
每經影視記者 杜蔚
56.82億元票房的《戰狼2》引爆了2017年盛夏,成為世界影史票房前100惟一上榜的亞洲電影。日前,因為一樁信息網絡傳播侵權案,《戰狼2》再次被關注。
▲《戰狼2》在“2017全球票房”榜上排名第六名(Box Office Mojo/圖)
1月8日,海淀法院網在“案件快報”發布消息消息,《稱<戰狼2>被侵權,優酷公司起訴多家公司維權》的消息,因認為電影作品《戰狼2》被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原告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酷”)分別將百度云計算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快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多家被告訴至法院。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批案件。
▲圖片來源:海淀法院網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獲悉,優酷花重金獨家買斷了《戰狼2》的網絡版權,卻發現別的視頻平臺也可以播放《戰狼2》,損失可見一斑。事實上,起訴知名影視作品網絡版權侵權的案件近年時有發生,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統計發現,從2016年至今,市場第一梯隊的三大視頻平臺優酷、愛奇藝、騰訊向海淀法院發起的有關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維權訴訟多達19起,索賠總金額近3000萬元。
如今,這些上訴的案件處理的怎么樣了?影視劇的網絡版權又該如何有效保護?
“優愛騰”發起19起維權 涉及多個爆款影視作品
優酷訴稱,在《戰狼2》具有極大市場潛力情況下,原告花費巨額成本從權利人處獲得了該片的獨家信息網絡傳播權,同時享有轉授權和自行維權的權利。原告為涉案作品的網絡傳播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大范圍做了深度的廣告宣傳,營造了極高的網絡觀看熱度。該片于11月3日在全網首播,播出一周在原告運營的優酷網的網絡播放量已超3.5億次。
原告發現,涉案作品在全網首播后一周內,正值全網熱播期間,多家被告在明知未獲得涉案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情況下,仍通過其所有并運營的網站、APP等向公眾傳播《戰狼2》,主觀侵權故意明顯。
原告認為,該行為嚴重侵害了其合法權益,并造成了難以計量的損失。請求法院判令各被告停止提供涉案作品《戰狼2》的侵權行為,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注意到,多家被告中,有BAT之一的百度的兩家公司,分別是百度云計算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稱<戰狼2>被侵權,優酷公司起訴多家公司維權》多家公司涉及侵權 (海淀法院網/圖)
對涉嫌侵權公司的索賠具體金額,優酷方面在接受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采訪時表示,案件還在審理中,不便透露更多細節。
影視作品的網絡傳播權被侵權,《戰狼2》也中槍!事實上,這并不是優酷一家的煩惱。“《人民的名義》還未播完,就遭遇泄露,盜版商通過散布網盤鏈接,傳播侵權劇目。”中國版權協會版權監測中心副主任吳冠勇在2017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上透露,年度熱劇《人民的名義》也難逃被侵權的厄運。
而在2017年5月4日,獨家享有《人民的名義》網絡傳播權的上海聚力傳媒技術有限公司將北京魔力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魔力互動”)訴至法院,起訴原因正是魔力互動擅自在其運營平臺播放《人民的名義》。
▲《<人民的名義>引糾紛,PPTV起訴索賠50萬》(海淀法院網/圖)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從2016年至今,僅海淀法院受理的三大視頻網站優酷、愛奇藝、騰訊起訴被侵犯影視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案件就多達19起,索賠金額合計2938萬元。2017年的熱門影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等均牽扯其中。過往熱劇《瑯琊榜》《花千骨》《盜墓筆記》,以及熱門綜藝《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等也未能幸免。
兩年多時間,這些視頻網站發起的影視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維權處理得如何了?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以及審判法院官網一一查詢,并未看到相關案件的判決結果。
“查不到的原因,可能是案子還在審理中,也可能是在法院主持下達成了調解(調解可不在網上公布文書),也有可能判決了判決書還沒上網公開(一般時間較長),最有可能的是還在審理中。”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王體律師在接受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采訪時解釋道,“通常法院會在一審立案后3~6個月內審結,特殊案件可能會在12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內審結。當然也可能是雙方和解了,判決書沒上網。”
視頻盜版占比超50% 侵權人為了利益往往冒險
“中國互聯網內容產業已經位居世界前列,2016年整體營收達到3820億元。按此增速,到2020年中國將超過日本和韓國,成為全球第二。”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在2017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上說,“從2006年到2016年,中國互聯網內容產業一直處于快速增長態勢,產業整體收入增長了26倍,年均增長率超過30%。”
網絡內容產業高速發展,但與之相伴的卻是影視作品網絡傳播版權糾紛頻發,侵權案件數量明顯增加。中國版權協會版權監測中心副主任吳冠勇提到了一個觸目驚心的統計數據,“2016年盜版侵權開始向網絡影視傾斜,其中視頻盜版在全部網絡盜版總量中占比已超50%。”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會分批公布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名單(國家版權局官網)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版權管理司司長于慈珂在“劍網2017”專項行動答記者問時更提到:“聚合鏈接、網盤分享、破壞技術措施等新的盜版方式出現,影視作品侵權盜版有所反彈有所抬頭。據統計,2016年北京市法院新收著作權案件約1.45萬件,涉及影視版權糾紛案件約占1/5,其中80%是網絡影視案件。”
中國目前已有《著作權法》等相關法律,但影視行業網絡版權侵權糾紛為何還屢屢出現?“有法律規定是一回事,遵守法律規定又是一回事,法律在執行中效果難盡人意,也是常見現象。”王體律師向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分析道,侵權現象屢禁不止主要有幾方面原因,“一是著作權相關法律存在較多的侵權抗辯事由,侵權者往往會利用這些侵權抗辯事由打擦邊球;二是侵權現象大量普遍存在,權利人難以及時發現并維權,給侵權人制造了可乘之機;三是和侵權可能獲得的利益相比,法律規定的侵權賠償金額普遍不高,侵權人為了利益往往愿意冒險;四是權利人舉證侵權損害的難度大,侵權人維權積極性不高。”
國家版權局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遏制網絡版權侵權,如“劍網”專項行動、“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制度”等。這些行動已獲成效,在“劍網2017”開展的影視作品版權專項整治中,江蘇省鎮江市公安局偵破“迅播影院”侵犯著作權案,該網站涉嫌非法發布影視作品3萬余部,主要犯罪嫌疑人牟利800余萬元;北京監測、刪除562個侵權平臺的20856條盜版影視鏈接。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在國家版權局發布的2017年第七批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名單(院線電影)中看到,《戰狼2》就位列其中。只是在《戰狼2》的網絡版權被優酷買下后,其網絡版權又陷入了侵權糾紛。
▲數據來源:國家版權局
隨著網生內容蓬勃發展,影視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又該如何得到更有效的保護?互聯網巨頭們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前阿里大文娛董事長俞永福提到,“互聯網文化產業是一種以版權經濟為核心的產業新模式。未來阿里會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將版權保護作為文娛產業新基礎設施中的一項重要能力來提升。”
騰訊主要創始人陳一丹則呼吁:“第一,希望加快《著作權法》修法進程,法律的出臺可以更好地發揮著作權制度對產業發展的保障作用。第二,需要持續加強版權行政執法力度。第三,需要堅持適度從嚴的司法政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