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23 17:41:51
在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無論是業內對藝術電影的高度關注、藝術電影聯盟(要下簡稱藝聯)的實踐,還是影視公司對藝術電影布局、影視資本的投入,都似乎在暗示著:藝術電影或將成為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每經記者 溫夢華 白蕓
從去年《二十二》《岡仁波齊》斬獲過億票房,到今年奧斯卡獲獎影片《三塊廣告牌》專線發行成功實踐,無疑再次引發關于中國藝術電影市場發展的一番討論——藝術電影的“春天”要來了嗎?
在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無論是業內對藝術電影的高度關注、藝術電影聯盟(要下簡稱藝聯)的實踐,還是影視公司對藝術電影布局、影視資本的投入,都似乎在暗示著:藝術電影或將成為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藝術放映分線發行已具備基本條件
猶記得2016年藝聯成立時,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長張宏森曾表示:“如今全國各地已產生了藝術院線的雛形,藝術放映也初具規模,市場呼喚出現全國化、常態化的放映渠道,進行分線發行已經具備了基本條件”。
如今,1260家影院、1590塊加盟銀幕、200多個城市……隨著藝聯日益壯大以及國內其他省市藝術電影聯盟的成立,國內藝術電影的播放端已經準備就緒。今年3月在“藝聯”專線發行的《三塊廣告牌》票房超6000萬元,其中88%都產生于藝聯的加盟影院。
▲北京國際電影節上,關于藝術電影發行放映模式的探討(主辦方供圖)
加盟藝聯的國營企業幸福藍海影城總經理助理戴百榮表示:“因為旗下都是直營影院,所以對影院有更加集中的指導權。”但他也指出:“目前盈利不好統計,因為都是一塊屏幕加入,且尚在培育期,所以都是要犧牲一些商業利益的。”
簽約“首藝聯”的東環影城經理段延廷則在票價方面有著自己的考慮:“如果院線和片方沒有票房分成,影院可以走低價票路線,吸引觀眾的同時也形成新的模式和特色。”
此外,業內人士也表示,如果能有二輪放映、簽二輪分賬合同等一系列長期的合作,則是藝術電影最好的模式之一。
3年投入3億元 藝術電影引發投資熱或成為下一個風口
除了“藝聯”、“首藝聯”這樣的全國性或區域性藝術院線不斷登場,藝術電影還引發了“金主爸爸”的爭相重金投資。
互聯網出身的淘票票在未來三年內將投入3億元制作推廣20部藝術電影,聯合阿里影業、壞猴子影業、優酷電影、北京文化等共同打造全鏈路藝術電影推廣模式。“體量小、宣發成本低、受眾分布集中等決定藝術電影最適合用互聯網渠道宣發”淘票票總裁李捷表示。
而阿里優酷副總裁劉開珞也他認為通過精準定位,未來藝術電影將在互聯網上有很大的生存空間。
此外,華夏、安樂、萬誘引力、完美威秀、貓眼五方聯合發起“A•R•T文藝片計劃”,聯合投入1億流動資金,將在3~5年間,對10~15部文藝佳片進行投資與制作。“做文藝片可能會賠錢,但必須有人去做,如果帶著賺錢的態度來做這件事,可能是做不好的”,安樂影業總裁江志強說道。
▲今年5月,國產藝術片《路過未來》將在藝聯獨發,進行專線放映(圖/官方劇照)
作為藝聯牽頭人、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對藝術電影的未來十年充滿希望,“藝術電影將成為主旋律大片后的下一個風口”。在她看來,“全國藝術電影市場發展的速度超出了我們想象,未來希望藝術電影的專線銀幕也能夠達到10%的市場比例。”
不過,孫向輝也理性地分析了國產藝術電影的現狀:“票房忽高忽低、口碑忽好忽壞,在數量質量上仍有很大差距。藝術電影發行放映市場距離良性發展的狀態還有很長距離,需要做的還非常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