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2 14:15:33
今年在A股市場上,醫藥板塊可謂是坐了回過山車。上半年走出獨立上漲行情的醫藥股在下半年卻表現低迷,一路震蕩下跌。醫藥股估值貴嗎?未來還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挖掘?
每經記者|方京玉 每經實習編輯|梁梟
今年年初,因整體增速加速、行業利好政策落地,資本市場出現了不少醫藥行業將進入“牛市”的論調。但在經歷2018年上半年一輪穩健上漲行情后,伴隨著行業輿論環境的變化以及A股市場整體表現低迷,醫藥股走出了一輪調整行情,進入三季度后更是單邊下跌,直到11月中旬方跟隨大盤指數有所止跌企穩。
重慶諾金投資CEO羅福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總體來看二級市場醫藥股總體估值偏低,但是行業龍頭公司PE依然保持在25倍以上的較高估值;此外他表示,醫藥股依然是今年機構重點持倉的板塊之一,相信未來依舊會為投資機構所看好。
2017年11月,恒瑞醫藥(600276,SH)市值沖破2000億元,成為中國第一家市值超過2000億元的醫藥上市公司。據了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里沒有出現過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醫藥股。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繼康美藥業(600518,SH)之后,恒瑞醫藥市值邁過千億大關,醫藥行業上市公司千億市值之路正式拉開。
記者統計發現,去年11月,恒瑞醫藥、康美藥業、上海萊士、華大基因、復星醫藥6只醫藥股市值均超千億規模。然而時至今日,“千億俱樂部”僅剩恒瑞醫藥一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醫藥股仍然走勢強勁,但是下半年可謂是醫藥行業的多事之秋,市場大環境的低迷疊加一系列“黑天鵝”事件使得后半年的醫藥股走勢慘淡。羅福林表示,目前醫藥股的估值問題需要切分來看,比如恒瑞醫藥、復星醫藥、長春高新、通化東寶、藥明康德、康泰生物等行業龍頭公司估值依然相對較高,平均PE在25倍以上。“總體估值低是因為近兩年的市場資金主要向頭部公司聚集,其他多數受冷落,其次是整個市場處于下跌狀態,全市場的估值都在下滑,醫藥股自然也在其中。還有就是一些行業負面新聞也影響了估值。”羅福林稱。
記者發現,雖然下半年醫藥行業上市公司股價多有震蕩,但機構投資者依然對其整體看好。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匯添富醫療服務混合基金經理劉江認為,當前眾多優質的醫藥公司長期成長邏輯并未遭受多大損害,業績依然優秀,經營依舊穩健,估值也跌至非常有吸引力的水平,當下醫藥行業在二級市場的優質公司遠比一級市場標的更具吸引力。
而羅福林則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醫藥股是今年機構重點持倉的版塊之一,雖然短期受到負面影響和沖擊,但長期的良好業績預期會修復短期的波動。未來依舊看好,重點看好各細分行業龍頭。
此外,記者注意到,下半年股價震蕩下跌期間,有不少上市公司適時拋出了股票回購計劃以提振投資者信心。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在醫藥行業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回購股份預案、進展或者完成回購股份的公告,包括塞力斯、九芝堂、千紅制藥、翰宇藥業、金城醫藥、桂林三金、精華制藥、亞寶藥業、德展健康等。其中有多家公司發布公告稱,其已經計劃將回購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等。
2018年接近尾聲,2019年在二級市場上醫藥股依然機遇與挑戰并存,迎接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的既有“槍炮”,也有“玫瑰”。寒冬過后是否是春暖花開?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8中國醫藥資本論壇”將于2018年12月3日舉行,百位醫藥行業專家、上市公司高管將齊聚廣州,共話嚴寒之后,醫藥股何時能夠迎接暖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