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05 23:56:38
12月5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市交委)發布《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暫行規定(修訂稿征求意見稿)》及《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實施細則(修訂征求意見稿)》。
每經記者|歐陽凱 每經實習編輯|梁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2月5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市交委)發布《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暫行規定(修訂稿征求意見稿)》及《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實施細則(修訂征求意見稿)》,修訂后深圳小汽車增量指標的配置周期、額度、比例及方式與現行仍然保持一致。
深圳市交委方面表示,此次并沒有做出重大的政策調整,僅結合調控以來出現的操作性問題以及市民的實際需求,對部分條款進行優化完善。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研究后注意到,細則在指標管理分類上首次將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分開,并且提出“個人名下只有1輛小汽車時,還可以申請一輛純電動小汽車指標”,混合動力小汽車增量指標和純電動小汽車增量指標仍無額度限制。
2014年12月29日,深圳市實施小汽車增量調控,增量指標定為10萬個(新能源汽車20%、搖號40%、拍賣40%)。
到了2015年10月底,深圳市交委發布通知稱,深圳市民申請電動小汽車增量指標無需再去搖號,提交申請材料、通過審核后即可獲得指標。
今年1月18日,深圳市交委會同深圳市發改委等部門,重新發布了《深圳市小汽車增量調控管理實施細則》,有效期1年,該細則融入了調控實施以來發布與調控有關且正在實施的政策要求,沒有增加新的要求,沒有改變以前的規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增量調控政策實施已有四年時間。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底,深圳市小汽車指標調控管理中心累計配置各類指標約121.2萬個,其中增量指標40.54萬個、更新指標74.4萬個、其他指標6.26萬個。在新能源車方面,累計發放新能源車指標共約19.7萬個,已使用14.39萬個。
對此,深圳市交委方面表示,截至2017年底,該政策抑制了約66萬輛本地小汽車,限外政策也有效控制了外地車使用,對延緩交通擁堵惡化起到積極作用,為交通擁堵治理爭取時間。期間,深圳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開展交通擁堵治理和“公交都市”創建系列工作,有效緩解了深圳交通擁堵狀況。
具體來看,修改后細則明確小汽車指標使用類型分為普通小汽車指標、混動小汽車指標、純電動小汽車指標,明確了每種指標的使用范圍。其中純電動小汽車指標只能用于純電動小汽車登記;混合動力小汽車指標只能用于混合動力小汽車或者純電動小汽車登記;普通小汽車指標可以用于普通小汽車、混合動力小汽車和純電動小汽車登記。
有業內人士表示,純電動小汽車是屬于零排放的,而混動小汽車雖也屬于新能源車但總歸有一些排放,地方政府更傾向于鼓勵零排放的純電動汽車,此次特別區分開來,有利于純電動汽車市場的擴容。
不過,對于企業申請購車指標,上述細則增加了企業“合法經營、無欠稅且納稅狀態正常、經營狀態為正常”的要求,將企業申請指標編碼的最低納稅額從3萬調整至5萬。
值得一提的是,修改后個人申請新能源汽車指標根據申請審核通過后,直接發放。同時還特別提出“個人名下只有1輛小汽車時,還可以申請一輛純電動小汽車指標”,這被外界認為是深圳汽車限購政策有所松動得跡象,進一步利好新能源汽車市場。
“今年以來,深圳不少公共停車場的停車費上漲比較大,比之前提高了一倍至少,我現在已經不開車而是改乘坐地鐵或公交上下班”。一位深圳本地車主告訴記者。以深圳機場航站樓各社會停車場為例,從今年8月1日起已執行新的停車收費標準。調價后,將提高原本每日封頂50元的單日最高收費標準,并實行室內外停車差異化收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之相對應的是,去年年底,深圳發改委發文《關于完善我市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政策的通知》,宣布即日起對“在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的停車設施內充電的新能源汽車”,實行“免收每天首兩小時停車費”。在外界看來,停車費的減免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新能源車車主的用車成本,增加車主購買并使用新能源車的信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