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12-11 19:54:19
12月3日,監管層一紙紀律處分決定書讓海正藥業(600267,SH)成為業內關注焦點。事實上,海正藥業此次違規距離其上次被上交所公開譴責,還不到一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海正藥業一年兩度被公開譴責的背后,還有公司近年盈利能力下降,業務結構調整,以及資產負債率走高等情況。
每經實習記者|張瀟尹 每經記者 徐杰 每經實習編輯|魏官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2月3日,監管層一紙紀律處分決定書讓海正藥業(600267,SH)成為業內關注焦點。
上交所認為,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未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短期內再度出現信息披露違規事項,按規定屬于從重處分情形。事實上,海正藥業此次違規距離其上次被上交所公開譴責,還不到一年。2017年12月11日,海正藥業因業績預告不準確、重大合同披露不及時、重大合同披露不完整被上交所予以公開譴責,時任董事長白驊、總裁林劍秋因對前述違規事項負有責任被予以通報批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海正藥業一年兩度被公開譴責的背后,還有公司近年盈利能力下降,業務結構調整,以及資產負債率走高等情況。
海正藥業官網顯示,公司的前身海門化工廠始創于1956年,其最初的業務是煉樟油,制成樟腦粉及樟腦丸銷往東南亞;1976年,公司更名為海門制藥廠,開始進入制藥領域;1998年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總部位于臺州。
2000年,海正藥業在上交所上市,同年上市的還有恒瑞醫藥(600276,SH)。這兩家業務相似的制藥公司,在某種程度上曾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海正藥業200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化學原料藥、化學中間體、醫藥制劑、生物制藥、中成藥、中藥制劑,以及醫藥輔料的生產、開發、銷售,實現營收5.76億元,凈利潤4854萬元。而恒瑞醫藥同期的主營業務為抗腫瘤、麻醉鎮痛、抗感染等藥品,以及PTP系列產品和SP系列產品的藥用包裝材料,實現營收6.34億元,凈利潤8116萬元。在此后的七八年時間里,海正藥業的營收均領先恒瑞醫藥。
北京鼎臣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兩家公司早年的業務非常相似,但在之后的戰略選擇上大相徑庭,恒瑞醫藥選擇了技術創新的路子,但海正藥業主要通過降低成本來確保利潤。”
兩家公司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2018年1月~9月,海正藥業實現營收78.05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711.36萬元,扣非凈利潤-1.09億元;而恒瑞醫藥實現營收124.59億元,歸母凈利潤29.12億元,扣非凈利潤27.29億元。事實上,海正藥業的扣非凈利潤在此前已連續三年為負值。
這時,海正藥業主營化學原料藥和制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具體包括化學原料藥業務、國內制劑業務、生物藥業務和醫藥商業業務;而恒瑞醫藥的主營業務涉及藥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涵蓋抗腫瘤藥、手術麻醉類用藥、心血管藥等眾多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8年9月30日,海正藥業的負債合計達142.84億元,而賬上的貨幣資金僅有22.6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4.45%。《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過去幾年,海正藥業將大量資本支出用于更新生產線及新建產能,目前其在建工程賬面價值高達54.89億元。
而海正藥業自2016年開始計劃實施的定增計劃現已終止。其在今年12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的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及第七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終止非公開發行股票暨員工持股計劃事項的議案》,決定終止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事項。
此前,海正藥業在2017年12月發布的《2016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二次修訂稿)》(以下簡稱定增預案)顯示,募集資金不超過9.41億元。非公開發行的對象為時任董事長白驊、臺州海暢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臺州匯納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及員工持股計劃。
彼時的定增預案顯示:近年來,海正藥業為了進一步增強研發實力,不斷培育新產品和儲備產能,增強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使得研發和固定資產投入的資金規模一直較大。報告期內,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在50%以上,明顯高于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同期平均資產負債率水平。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將有助于公司增加自有資金,有效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增強財務穩健性和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并降低公司融資成本。
對于此次定增計劃的終止,公司解釋稱主要是基于公司自身情況、行業市場環境、資本市場狀況等諸多因素發生了變化,并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定增計劃終止前,公司董事長白驊辭職。11月8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白驊提交書面辭職申請,白驊辭職后,將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根據公告,其辭職系“年齡和身體的原因”。而此時距離其本屆任期結束僅還有半年時間。公開資料顯示,白驊今年71歲,自1991年起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迄今有27年。
11月12日,海正藥業發布的公告顯示,蔣國平將出任海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海正藥業黨委書記。公開資料顯示,蔣國平籍貫杭州蕭山,大學學歷,學士學位,曾任椒江市百貨公司業務員、第一百貨商店經理、公司副經理;椒江市商業局業務股副股長;椒江市外輪供應公司副經理;椒江市府辦秘書、財貿科副科長、財貿科科長;椒江區(市)府辦副主任、黨組成員;椒江區工業局局長、黨委書記;椒江區經濟貿易局局長、黨委副書記、書記、椒江區商管辦主任;椒江區政府副區長、黨組成員;椒江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椒江區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從履歷來看,蔣國平并無醫藥行業背景。對此,史立臣表示:“事實上,海正藥業近年來的轉型算不上成功,公司掌門人的變動會影響整個公司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布局。”
史立臣進一步表示,海正藥業正面臨著重大轉型,其多款藥品都受到今年醫改政策影響,主營業務原料藥也受到近年來歐美國家日益嚴格的把控,“因此對海正藥業來說,掌門人對國家政策和宏觀環境的把握尤為重要,將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戰略選擇”。
對于海正藥業的轉型之路,史立臣認為,醫藥創新與專注拳頭產品很重要。海正藥業在2017年年報中亦表示,公司著力將其現有的“原料藥-制劑-生物藥”三大業務板塊升級為“化學藥-生物藥-健康品”三大業務群。
一位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仿制藥是海正藥業的主要產品線之一,國內包括海正藥業、華海藥業等藥企早年都專注于仿制藥,并去美國進行申報,但在當前的政策背景下,仿制藥的利潤空間逐步縮小,企業若在創新藥方面沒有突破,未來的發展將相對艱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