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中央政治局會議政策信號滿滿:首提提高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

上海證券報 2020-03-27 22:31:00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形勢,研究部署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加緊做好重點項目前期準備和建設工作。要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疏通傳導機制,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對地方和企業反映的難點堵點問題,要抓緊梳理分析,及時加以解決,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

與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相比,此次會議首次明確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并對宏觀政策內容進行了具體闡述,釋放了極強的政策信號。此外,還首次提到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

信號一: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

與上次政治局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發揮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的提法相比,此次政治局會議關于積極財政政策的表述更加具體。其中提到,“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

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每年的赤字率目標都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而此次在全國兩會召開之前,政治局會議進行定調,信號已經很明顯。”

近期相關部委也已經密集吹風財政赤字率有望適當提高。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3月1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有空間。

在3月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也回應了“赤字率是否上調”的問題,他稱,財政赤字的確定,需要綜合考慮經濟形勢、宏觀調控需要、財政收支狀況等各種因素,同時也要經過全國人大審議等法定程序。財政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疫情及經濟形勢變化,統籌做好相關工作。

去年財政赤字率為2.8%,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市場普遍預計今年赤字率將會突破3%。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對上證報記者分析稱,應對疫情的短期供給沖擊應主要依靠財政政策,通過減稅降費、擴大支出支持企業和部分地方政府渡過難關。中央財政赤字率可提高到3.5%甚至以上。

此前由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吳曉靈領銜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課題組也曾發布報告,建議適當提高今年赤字率至3.5%,發行特別國債不少于1萬億元。

信號二:發行特別國債

“特別國債”這個詞不常見。什么是特別國債?

特別國債是具有特定用途的國債,它不是對預算赤字的融資,不會增加財政赤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別國債只發行過兩次。第一次,1998年8月向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了2700億元長期特別國債,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用于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第二次,2007年發行15500億元特別國債,用于購買約2000億美元外匯,作為即將成立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本金。

海外亦有發行特別國債用于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案例。比如,日本、韓國、智利、阿根廷等國家都有特別國債發行的案例,主要用于應對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災后恢復、金融危機或主權信用危機的對沖等。

此次政治局會議提到“發行特別國債”,預計我國很快就會迎來第三次發行。

發行額度多少?用途在哪?不少分析人士建議發行規模在1萬億元到2萬億元左右。

唐建偉對上證報記者說,“可以借此次疫情救助中小企業為契機,通過發行特別國債來設立專門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銀行,并且將其作為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支持體系的核心。”

他表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存在,也是受疫情沖擊最大的群體,本身就是財政應該救助的主要對象。如設立這樣一個機構,既可以保障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的各項政策順利實施,又可以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緩解嚴重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問題,還可以彌補目前三大政策性銀行不能惠及中小企業而商業銀行在這方面又積極性不夠的問題。

中信證券分析師則預計,特別國債或主要用于基建補短板,在專項債和政策性金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基建對穩定經濟的作用,以應對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和就業壓力。

信號三: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此次政治局會議提出,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近期相關部委的表態曾釋放過類似信號。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表示,要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指導地方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工作,盡快形成有效的投資。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副司長劉世虎表示,將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抓緊準備專項債券項目,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

中金公司等機構預測,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可能增加至4萬億元左右。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或在3萬億元至3.5萬億元之間。重點投向醫療基礎設施、社區服務等民生改善領域,與5G等新基建相關的配套設施也將覆蓋。

信號四: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

政治局會議提出,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疏通傳導機制,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3月26日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一季度例會指出,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潛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推動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金融體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攬子政策包括貨幣財政政策、區域發展產業扶持等一系列政策。過去幾個月,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針對疫情的紓困政策,對控制疫情和復工復產起到了積極的效果。未來的一攬子政策目的是進一步穩增長同時兼顧調結構,在繼續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基礎上,貨幣和財政資金將更多投入先進制造業、新基建、以及民生相關行業和領域來積極擴大內需。

信號五:擴大居民消費

與上次政治局會議相比,此次會議大篇幅闡述了有關擴大居民消費的內容。

會議強調,要加快釋放國內市場需求,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要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要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啟動實體商店消費,保持線上新型消費熱度不減。

近期部委及地方提振消費的政策不斷。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商務部也定調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地方層面,多地出臺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不少地方還發放消費券。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更多刺激消費政策有望出臺。從中長期來看,促進中國消費格局改善的關鍵是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居民消費占比。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建議,可以從強化再分配機制、調整勞資關系五險一金、健全社保體系、增加財產性收入等多方面入手讓居民收入增加,能消費、敢消費。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編 張喜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形勢,研究部署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加緊做好重點項目前期準備和建設工作。要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疏通傳導機制,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對地方和企業反映的難點堵點問題,要抓緊梳理分析,及時加以解決,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 與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相比,此次會議首次明確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并對宏觀政策內容進行了具體闡述,釋放了極強的政策信號。此外,還首次提到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 信號一: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 與上次政治局會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發揮好政策性金融作用”的提法相比,此次政治局會議關于積極財政政策的表述更加具體。其中提到,“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 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每年的赤字率目標都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而此次在全國兩會召開之前,政治局會議進行定調,信號已經很明顯。” 近期相關部委也已經密集吹風財政赤字率有望適當提高。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3月1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有空間。 在3月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也回應了“赤字率是否上調”的問題,他稱,財政赤字的確定,需要綜合考慮經濟形勢、宏觀調控需要、財政收支狀況等各種因素,同時也要經過全國人大審議等法定程序。財政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疫情及經濟形勢變化,統籌做好相關工作。 去年財政赤字率為2.8%,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市場普遍預計今年赤字率將會突破3%。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對上證報記者分析稱,應對疫情的短期供給沖擊應主要依靠財政政策,通過減稅降費、擴大支出支持企業和部分地方政府渡過難關。中央財政赤字率可提高到3.5%甚至以上。 此前由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吳曉靈領銜的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課題組也曾發布報告,建議適當提高今年赤字率至3.5%,發行特別國債不少于1萬億元。 信號二:發行特別國債 “特別國債”這個詞不常見。什么是特別國債? 特別國債是具有特定用途的國債,它不是對預算赤字的融資,不會增加財政赤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別國債只發行過兩次。第一次,1998年8月向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了2700億元長期特別國債,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用于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第二次,2007年發行15500億元特別國債,用于購買約2000億美元外匯,作為即將成立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本金。 海外亦有發行特別國債用于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案例。比如,日本、韓國、智利、阿根廷等國家都有特別國債發行的案例,主要用于應對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災后恢復、金融危機或主權信用危機的對沖等。 此次政治局會議提到“發行特別國債”,預計我國很快就會迎來第三次發行。 發行額度多少?用途在哪?不少分析人士建議發行規模在1萬億元到2萬億元左右。 唐建偉對上證報記者說,“可以借此次疫情救助中小企業為契機,通過發行特別國債來設立專門支持中小企業的政策性銀行,并且將其作為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支持體系的核心。” 他表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存在,也是受疫情沖擊最大的群體,本身就是財政應該救助的主要對象。如設立這樣一個機構,既可以保障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的各項政策順利實施,又可以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緩解嚴重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問題,還可以彌補目前三大政策性銀行不能惠及中小企業而商業銀行在這方面又積極性不夠的問題。 中信證券分析師則預計,特別國債或主要用于基建補短板,在專項債和政策性金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基建對穩定經濟的作用,以應對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和就業壓力。 信號三: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此次政治局會議提出,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近期相關部委的表態曾釋放過類似信號。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表示,要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指導地方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工作,盡快形成有效的投資。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司副司長劉世虎表示,將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抓緊準備專項債券項目,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 中金公司等機構預測,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可能增加至4萬億元左右。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或在3萬億元至3.5萬億元之間。重點投向醫療基礎設施、社區服務等民生改善領域,與5G等新基建相關的配套設施也將覆蓋。 信號四: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 政治局會議提出,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金融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疏通傳導機制,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3月26日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一季度例會指出,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潛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推動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金融體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攬子政策包括貨幣財政政策、區域發展產業扶持等一系列政策。過去幾個月,政府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針對疫情的紓困政策,對控制疫情和復工復產起到了積極的效果。未來的一攬子政策目的是進一步穩增長同時兼顧調結構,在繼續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基礎上,貨幣和財政資金將更多投入先進制造業、新基建、以及民生相關行業和領域來積極擴大內需。 信號五:擴大居民消費 與上次政治局會議相比,此次會議大篇幅闡述了有關擴大居民消費的內容。 會議強調,要加快釋放國內市場需求,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要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要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啟動實體商店消費,保持線上新型消費熱度不減。 近期部委及地方提振消費的政策不斷。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部門發布了《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商務部也定調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地方層面,多地出臺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不少地方還發放消費券。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更多刺激消費政策有望出臺。從中長期來看,促進中國消費格局改善的關鍵是推進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居民消費占比。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建議,可以從強化再分配機制、調整勞資關系五險一金、健全社保體系、增加財產性收入等多方面入手讓居民收入增加,能消費、敢消費。
政治局 會議 政策 國債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 | 日本乱子伦一级视频 |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性久久久性久久久久 | 一本本道综合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