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3-27 22:30:49
3月27日,剛跨入“而立之年”的運動品牌公司李寧公布了2019年財務報告。報告期內,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為14.99億元,同比上升109.6%。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李寧能否在今年繼續保持高增長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每經記者|李詩琪 每經編輯|魏官紅
圖片來源:攝圖網
3月27日,剛跨入“而立之年”的運動品牌公司李寧(02331,HK)公布了其2019年財務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收入138.70億元,同比增長32.0%;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為14.99億元,同比上升109.6%。
對于業績提升原因,李寧方面介紹稱,過去一年,公司繼續堅持“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策略的核心發展方向,其中,較強的同店增長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更加平衡的渠道銷售占比及新品占比進一步提升了整體盈利能力。
對于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李寧公司回應稱,由于疫情期間整體客流的減少和門店停業,公司店鋪的線下業績確實受到很大影響。但截至目前,公司產能已基本恢復,95%線下門店恢復正常運營。
此外,李寧公司表示,或將調整此前規劃的2020年業績預期,目前尚不確定疫情對全年收入等的具體影響。但如果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和轉好的趨勢不變,公司經營將在不久后逐步恢復正常。
作為國產運動品牌的布道者,李寧重回快速增長軌道來之不易。無論是高調開展營銷活動、屢屢出席各大時裝周,還是“中國李寧”等年輕化產品的推出,零售轉型正成為李寧當前發展的關鍵詞。
對于2019年的業績增長,李寧方面表示,以流水為焦點帶動的生意增長、平臺擴展以及較強同店增長為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此外,公司的庫銷比持續改善。
2019年,公司毛利率增長1個百分點,凈利率從6.8%提升至10.8%,增長幅度偏弱。李寧方面對此回應稱,公司運營效率在未來仍有進一步的改善空間。
有關公司運營效率的提升,渠道整合系公司當前的主要發力方向。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19年12月31日,李寧牌(包含李寧核心品牌及李寧YOUNG)常規店、旗艦店、中國李寧時尚店、工廠店、多品牌集合店的經銷商為63家,同比凈增加17家;銷售點數量為7550個,同比凈增加413個。
2019年,李寧旗下直營零售門店凈減少超過200家,變動比例超14%;特許經銷和李寧YOUNG銷售點累計增加超過600個。此外,2019年間,李寧旗下零售渠道的銷售額占比在近5年首次低于30%,而電子商務渠道的銷售占比已提升至24%。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將直營門店等關閉,李寧公司稱,部分銷售增長有所抵消,影響金額超過2億元。但公司同時表示,未來還將持續加速關閉虧損店鋪,升級改造低效店鋪。
對于這一渠道調整策略,李寧不久前上任的聯席行政總裁錢煒說道,公司未來的方向是建立可以復制、高店效、高收益的店鋪運營模式,并且將它運用到直營店鋪和經銷商店鋪當中,保證店鋪的人員效率最大化、商品效率最大化、賣場效率最大化。
而就產品來說,李寧方面表示,將繼續強化品牌的專業運動屬性,同時聚焦文化創意與流行趨勢。據介紹,當前“中國李寧”產品線已占據公司5%以上的收入份額。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李寧能否在今年繼續保持高增長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李寧方面表示,今年2月,受到整體客流大幅度減少和門店相應停業的影響,公司店鋪線下業績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截至目前,公司錄得的實際業績與其預估的數字基本保持一致,具體業績數字將會在不久后的一季度財報中有所體現。
錢煒亦透露了李寧公司對于2020年業績的預期。錢煒表示,在疫情暴發以前,公司2020年業績目標為“15%或以上的收入增長”以及“10%~15%之間的凈利率”。但在疫情之下,公司還不能確定其對于全年收入的影響,業務何時反彈、反彈多大也不好判斷。“爭取2020年全年利潤率保持增長,希望達到10%到10.5%。”錢煒說道。
在這樣的背景下,“開源節流”無疑成為李寧在未來一段時間的關鍵詞。“開源”方面,李寧方面表示,將迅速強化線上渠道,在既有的線上渠道之外,還將依托線上平臺開發一些新的銷售渠道,并打通線上、線下,動員包括線下店鋪在內的集團全體員工一起行動,利用個人社交媒體進行產品推廣。
在“節流”方面,公司稱,將對各系統的預算費用進行重新評估調整,為市場回暖后的恢復和投入進行更充分的準備。
另一方面,由于東京奧運會延期舉辦,李寧方面表示,公司確實在2019年對奧運會進行了非常多的前期準備,但整體投入在正常控制中。截至目前,并沒有造成費用預算上的投入損失。
而在疫情之后,李寧公司將繼續在業務擴充、渠道整合以及品牌提升上進行投資。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和定位,錢煒稱:“我們首要的戰略方向將聚焦于建立‘肌肉型’的企業體質,追求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性盈利的經營模式,避免成為只追求體量規模而忽視盈利效率的‘肥胖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