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13 19:34:20
GGV紀源資本合伙人李浩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母嬰賽道是被低估的行業,目前除了極少數已經“跑出來”的公司之外,各細分領域并未出現強勢品牌,仍有大把機會留給初創企業。
每經記者|唐如鈺 姚亞楠 每經編輯|吳永久
今日,“BabyColour”宣布完成千萬級天使輪融資,從驅蚊乳切入母嬰賽道,而就在一個月前,母嬰家居品牌“麥酷酷”的1.85億天使輪融資,創下了中國母嬰品牌最大的首輪融資紀錄,接連出現的大額融資讓近兩年似乎有些許沉寂的母嬰賽道再次回到創投圈的前排位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今年以來獲投企業情況發現,具體來看,啟蒙教育、嬰幼兒食品頗受資本青睞,除了紅杉中國、創新工場、真格基金等老牌機構投資者,知名演員章子怡、奧運冠軍陳一冰也在母嬰賽道有所布局。
在人口紅利日益見頂的當下,創投圈對賽道是否還能跑出貝因美、寶寶樹一類的巨頭也曾出現分歧,但短期的分歧并未影響早期投資機構對賽道的長期價值的判斷,GGV紀源資本合伙人李浩軍向記者表示,母嬰賽道是被低估的行業,目前除了極少數已經“跑出來”的公司之外,各細分領域并未出現強勢品牌,仍有大把機會留給初創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今年以來母嬰創業項目獲投情況進行了梳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有超40家企業獲得機構注資,可見資本對母嬰項目熱情高漲。獲投的產品及服務主要圍繞嬰幼兒衣食住行及教育、醫療領域展開。
此前關于母嬰行業的投資價值曾出現過一些討論,部分投資人的擔憂主要在于賽道的天花板是否將在不久的將來迅速顯現;而看好該領域的大多投資人則認為,母嬰消費為穩定的剛性需求,消費升級和消費群體代際變化將催生潛在增量機會,今年以來,頻頻涌現的投融資事件印證了資本對賽道長期價值的信心。
事實上,即便在人口紅利逐漸見頂的當下,母嬰行業仍保持著較快的增長。據艾媒咨詢數據,2018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為30000億元,2019年則是34950億元,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突破7萬億元。而隨著消費群體代際更迭以及新生代父母收入水平的提升,其對母嬰產品的消費意愿以及消費能力都將大幅提升,未來母嬰市場增長驅動力將由人口增長轉向消費升級驅動,前景仍然廣闊。
GGV紀源資本合伙人李浩軍向記者表示,母嬰賽道是被低估的行業,目前除了極少數已經“跑出來”的公司之外,各細分領域并未出現強勢品牌,仍有大把機會留給初創企業。
此外,他向記者強調稱,每年超1000萬的新生人口和不斷擴展的母嬰消費內容也足以支撐賽道持續增長,“以家庭為單位,0~6歲的消費周期,這其實可以衍生出是非常多的消費場景,而且家長對孩子衣食住行、教育、娛樂等方面的重視,也會使他們愿意為更好、更細膩的產品和服務買單,這個行業的天然客單價就比許多消費品都高很多。”
與此同時,隨著三孩政策的開放,以及未來相關配套支持措施的落地,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行業的想象空間。北京地區一長期關注消費賽道的投資經理就向記者表示,分散的行業格局、萬億級的市場規模以及較高的客單價等因素都讓賽道成為消費投資人繞不開的“課題”。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母嬰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為80、90后,與其父母相比,年輕一代的育兒觀、消費觀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他們的消費需求變得更加多元且細分,對產品質量、服務有著更高的要求,消費內容也從孩童擴展至家庭。艾媒咨詢分析師就曾在其發布的一份母嬰行業報告中指出,母嬰市場細分和多元化發展有助于抬升行業天花板;如此,步入存量時代,升級產品服務質量,提升消費體驗是競爭關鍵。
從近年來資本流向的各大領域即可看出,無論是VC機構還是創業者均在向更細膩的領域和產品發力。除傳統的奶粉、紙尿褲、童裝外、母嬰社區咨詢平臺外,近年來嬰兒輔食、早教、孕媽嬰幼兒洗護、產前產后護理等新生品牌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數據來源:《2020年母嬰行業投融資報告》)
而今年以來獲得融資的初創企業則進一步凸現了賽道細分化這一趨勢。
具體而言,首先,娃娃的教育問題頗受資本青睞,早教、托育、啟蒙教育等項目吸引了紅杉中國、創新工場、金沙江創投等知名基金入局,投資人給出的價格也頗為慷慨:今年1月,在線啟蒙英語品牌嘰里呱啦完成近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摯信資本,其主要為0-8歲兒童提供英語啟蒙產品,此前嘰里呱啦還曾獲得紅杉中國、真格基金等機構注資。同樣在今年1月完成融資的還有兒童啟蒙教育品牌“常青藤爸爸”,蘭馨亞洲領投、星納赫資本等向其注資3000萬美元。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細分賽道是兒童食品,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內以來已有7家企業獲得投資,產品覆蓋嬰兒輔食、兒童零食甚至嬰幼兒食用米如此細分的產品,投資人名單中除了天圖投資、真格基金這樣的老牌機構,知名演員章子怡、奧運冠軍陳一冰也位列其中。公開報道顯示,寶寶米品牌米小芽在曾在2017年獲得上述兩位投資,目前其產品已從米面主食拓展至寶寶調味品、寶寶零食。
此外,輔助生殖企業獲投數量也較多,尤其是今年國家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政策落地當天錦欣生殖即漲超17%,目前中國不孕不育者約有5000萬人,東北證券研報數據顯示,輔助生殖潛在市場空間達3211億美元。今年以來,松禾資本、清科創投等已投資好孕幫、貝康醫療等多個輔助生殖領域企業。
前述消費賽道的投資經理則認為,母嬰賽道未來仍有廣闊的增量市場可挖掘,目前競爭僅剛剛開始,各個細分品類都有大量的創新機會。
長按識別二維碼,前往“場景匯”APP
免責聲明:每經路演·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