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11 10:59:05
6月11日早盤,港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開盤后,A股同賽道規模及流動性雙料第一的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一度漲超1.5%,蔚來、小米集團、比亞迪股份、京東集團、比亞迪電子等持倉股漲幅居前。
截至6月10日,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標的指數自4月8日以來的累計漲幅達到了22.51%,已進入技術性牛市區間。部分機構認為,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資機會將繼續擴散,重點關注以互聯網科技、醫藥為代表的廣義成長板塊投資機會。當前從資金面分析,港股科技板塊有望迎來內外資共振。
關于外資,申萬宏源在研報中指出,當前中美貿易沖突、美元信用下降的背景下,全球資金也將進行資金再平衡,當前已經能夠觀察到資金離開美股市場,流入歐洲股市。后續伴隨港股優質資產增多,該機構認為外資回流中國資產的第一站在港股。
關于內資,數據統計,截至6月10日,今年內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港股金額高達6741.77億港元,相當于2024年全年凈買入8078.69億港元的83.5%。中金測算,年內相對確定的南向增量資金為2000-3000億港元,全年累計流入可能超萬億港元。該機構認為,當前中國整體仍需修復但有結構亮點的宏觀與市場環境,都更有利于港股,這是因為不論是提供穩定回報的分紅、還是作為結構性機會主線的新消費、AI科技、甚至創新藥,港股都更有優勢,這也解釋港股市場的跑贏。與此同時,國內過剩的流動性但又缺乏好的資產的矛盾,推動南向資金不斷涌入,只要這一“矛盾”存在,國內資金仍有長期配置需求。
硬科技與新消費共振,聚焦港股新CP(支持T+0):
1) 港股消費:港股消費ETF(513230),打包電商+新消費,覆蓋相對A股更為稀缺的新消費賽道。
2) 港股科技: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中國核心AI資產,囊括相對A股更為稀缺的科技龍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