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19 14:17:12
2025年,在政策暖風與AI熱潮的雙輪驅動下,港股展現出強大吸引力,主要指數年初至今表現優于美、日等關鍵市場,資金回流態勢顯著。支撐上半年港股走強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 AI風起與中資重估:年初,DeepSeek掀起的AI敘事浪潮有力推動中國資產價值重估,港股一度引領全球。雖后因地緣等因素AI熱度稍緩,但若未來AI模型迭代(如DeepSeek發布R2)或應用突破(如小米AI眼鏡等)再現,板塊有望重獲上行催化劑。
2、南向活水奔騰不息:截至6月12日,年內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港股高達6811.38億港元,已達2024年全年凈買入額(8078.69億港元)的84.3%。中金公司指出,無論是提供穩定回報的分紅、還是作為結構性機會主線的新消費、AI科技、甚至創新藥,港股都更有優勢,這也是港股市場跑贏的關鍵。同時,境內流動性過剩與優質資產稀缺的矛盾愈演愈烈,持續驅動南向資金涌入,只要此矛盾未解,國內資金長期配置需求將依然旺盛。
3、估值洼地魅力凸顯:港股長期處于估值相對低位,亦是港股上半年走強的重要推手。當前港股整體估值水平相對合理,成長板塊的估值處于歷史相對較低水平。截至6月16日,恒生科技指數的最新PE(TTM)僅20.18倍,處于指數近5年來約9.02%的估值分位點,即當前估值低于5年內90%以上的時間。伴隨國內經濟復蘇、AI業績催化預期及更多優質企業赴港上市,下半年估值提升空間可期。
【相關ETF】
互聯網AI——恒生互聯網ETF(513330);
創新藥出海——恒生醫藥ETF(159892);
科技全產業鏈——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