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撬動夜經濟消費潛能 瀘州小龍蝦“時間差”創造的溢價

瀘州市融媒體中心 2025-07-14 20:37:09

當下,隨著消費升級與體驗經濟蓬勃發展,瀘州特色產品如何抓住營造新消費場景、產業鏈重塑等契機,重重突圍激活消費密碼?近年來,瀘州市在小龍蝦、特早茶、荔枝、龍眼等特色產業上頻頻發力,著力實現農產品從“土特產”到“消費品牌”的質變,讓特色產業賦能消費場景打造。

“2018年至2025年期間,瀘縣小龍蝦每年春節均成功銷往‘北上廣’及湖北等地,實現了‘清晨在瀘,傍晚抵滬’的高效運輸。”7月11日,瀘縣海牧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大倫向記者介紹。

地處川南的瀘縣,全年無霜期長達300余天,氣溫較湖北等地約高5℃,春季回暖早。這一氣候優勢使瀘縣小龍蝦相比湖北、湖南、江蘇等主產區提前30天至60天上市。瀘縣利用此優勢,提前將小龍蝦推向全國市場,搶占春節前后市場空檔期,此期間小龍蝦每公斤平均售價比其他主產省份高出16元至30元。

瀘縣是四川省小龍蝦生產大縣,也是川南“早蝦”主產區之一。該縣稻蝦綜合種養基地集中在喻寺鎮、方洞鎮、石橋鎮、玄灘鎮等地,面積達17萬畝,去年小龍蝦總產量1.38萬噸,占全市總產量的80%以上。其中,“早蝦”產量占比達到50%,瀘州本地市場消化了約30%的“早蝦”。

從曾經的“高端消遣”變為如今的“大眾日常”,從追求“產量擴張”轉向注重“價格親民”,從依賴“流量紅利”到深耕“價值創造”,作為瀘州“一早一晚”特色農產品之一的小龍蝦,如何創新消費場景,成為撬動瀘州夜間經濟潛力的消費密碼?

借勢“出圈”

建議舉辦早中晚三次龍蝦節

長期以來,小龍蝦消費場景過度依賴餐飲夜市,易受經濟波動或消費習慣變化沖擊,如何改變現狀?

今年,湖北農發集團以“櫻為‘蝦’相逢”為主題,在櫻花樹下設點售蝦,部分時段產品售罄,成為文旅節慶跨界營銷的亮點。日均近10萬人次的客流量為產品提供了精準曝光,文旅場景正成為農業品牌推廣的新陣地。

湖北這一有益做法,給擁有3萬名社員的瀘縣海牧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大倫帶來啟發:他建議由政府主導,每年舉辦早、中、晚三次龍蝦節。具體而言,元旦期間舉辦“早蝦節”,3月底至4月初舉辦“中蝦節”,中秋國慶期間舉辦“晚蝦節”,每屆節慶持續3至5天。今年,玄灘鎮已成功舉辦“川南早蝦啟捕活動”,吸引了川渝地區20多個市(州)區人員參與,反響熱烈,可借此契機將“早蝦節”固定下來。

相應策略是,借助文旅節慶的高流量場景,集中資源進行飽和式營銷,實現旺季價值最大化;圍繞節氣、文旅等主題深化農旅融合,推動優質農產品借勢“出圈”。通過持續舉辦龍蝦節保持熱度,營造多元化消費場景。

作為瀘縣發展稻蝦面積最廣、產量最多的玄灘鎮,該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張兵也認識到舉辦龍蝦節的重要性。張兵表示,小龍蝦作為季節性商品,最大優勢在于強大的流量爆發力,這考驗商家及時實現消費轉化的能力。該鎮計劃借助本地網紅“瀘州平妹”的影響力,于今年8月舉辦“瀘州平妹粉絲音樂節”,提供免費啤酒和優惠小龍蝦,形成“吸引關注—承接流量—品嘗體驗”的閉環。

對于瀘縣小龍蝦產業存在的不足,瀘縣商務局總經濟師李家晟指出:特色消費場景尚未完全成形,導致本地市場消化能力仍有提升空間。

談及當前營造消費場景的首要任務,李家晟與瀘縣農業農村局漁業漁政股股長羅其剛均認為:應舉辦“龍眼龍蝦節”,以此聚攏人氣、點燃消費。

前年,瀘縣成功舉辦了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二屆中國(四川)國際熊貓消費節暨瀘縣第十一屆龍眼龍蝦節,融合了龍城、龍眼、龍蝦元素,展示了包括龍眼繡球、撈汁小龍蝦在內的52道精品菜,并開展了“瀘縣特色龍蝦”“瀘縣蝦王比拼”“瀘縣稻蝦米比拼”等評選活動。

“這屆龍眼龍蝦節持續8天,現場里三層外三層觀看表演,廣場上的小龍蝦夜宵攤坐滿了人,效果非常好。”李家晟介紹,瀘縣計劃今年9月再次舉辦龍眼龍蝦節,旨在持續打響瀘縣小龍蝦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端午節期間,牛灘鎮以260畝向日葵基地為載體,創新推出“花海夜游+包粽子、打糍粑、摸魚、抓鴨、釣蝦等農趣體驗”活動,搭配露天KTV和晚會,日均接待游客突破1萬人次。游客王靜看到女兒釣到龍蝦后表示:“白天賞花拍照,晚上還能體驗這么多特色活動,孩子玩得不想回家了。”

此外,瀘縣石橋鎮聯合重慶榮昌區清升鎮和雙河街道,共同舉辦“古·嵐·道”山徑賽,并搭配小龍蝦啤酒音樂節,吸引成渝游客前來周末游。上述事例,增強了瀘縣持續舉辦龍蝦節的信心。

統籌布局

形成全時段、多場景消費格局

當前,消費者對小龍蝦有消費升級需求,但新消費場景供給不足,尤其缺乏高品質、有特色的場景,現有場景同質化現象較嚴重。

對此,玄灘鎮在瀘永高速公路玄灘出口處,打造了以小龍蝦為主題的新消費場景——龍蝦美食街。該街區集“吃、喝、玩、購”于一體,匯集了多種特色小吃、夜市市集、休閑娛樂功能,旨在打造主題鮮明的消費場景。

玄灘鎮新山村地處“巴蜀魚米之鄉”核心示范區,擁有1300畝稻蝦養殖基地。該村采取村集體經濟占股65%、大戶占股35%的合作模式,前年投入3萬余元建成4口占地15畝的釣蝦塘,推出“釣蝦+農家樂加工”模式,讓游客體驗“從塘頭到舌尖”的一站式美味之旅,吸引了瀘縣及周邊游客慕名而來,2個月累計接待游客超4000人次。

盡管新山村擁有體驗式消費場景,也曾作為瀘縣第十一屆龍眼龍蝦節分會場和川南早蝦啟捕活動主會場,但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祖強仍覺得村里消費場景不足:“我們研究了年輕人的社交場景和情感需求——比如露營、音樂節等年輕人熱衷的活動。計劃建設露營基地,投放螢火蟲,融入小龍蝦、啤酒、燒烤、音樂節等元素,預計明年5月完工。”

李家晟認為,創新消費場景需統籌布局,形成全時段、多場景消費格局。一方面,在時間維度上,針對小龍蝦“旺季火、淡季冷”的特點,可在冬春季節推出火鍋宴、打邊爐等產品,突破季節限制。另一方面,在場景維度上,結合文旅商深度融合趨勢,推動“文旅+產業”破局。例如,在景區推出“旅游+蝦宴”套餐,在古街打造“文創+龍蝦”店鋪,在產地設置“垂釣+品嘗”區域,讓游客在品味小龍蝦的同時感受地方文化。

與全時段、多場景理念相呼應,今年“五一”期間,山河明月·醉酒城推出了“5000瓶啤酒免費暢飲、1萬斤龍蝦優惠品嘗”大型活動,配套小龍蝦+啤酒自助+樂隊音樂會+燒烤+露天懷舊及動畫電影放映,以及“大話西游之女兒國奇妙游”系列活動和稻城格桑花藝術團表演。該夜游文化街區長期具備活動和場景基礎,無須新建大量設施即可打造成為瀘州市小龍蝦消費的主場。

李家晟還建議,可借鑒G50滬渝高速潛江服務區的經驗,在鄰近瀘縣小龍蝦產業基地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結合龍蝦主題對建筑外觀及內部裝飾進行適度改造,同時設置小龍蝦主題餐廳和展廳,讓往來司乘人員在休憩間隙能品嘗瀘縣龍蝦的美味、體驗其文化。

考慮到瀘縣是“中國龍文化之鄉”,瀘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馮秋蘭建議,結合“龍”文化IP,為小龍蝦量身定制文創產品,編排龍蝦主題龍舞表演,制作特色宣傳短視頻,以提升瀘縣小龍蝦的知名度。

依托瀘縣龍眼龍蝦節、玄灘鎮龍蝦美食街、新山村露營基地等優勢,形成全時段、多場景消費格局。為此,高大倫建議,玄灘鎮及所屬鄉村需與縣級層面統籌布局,形成多中心、多層次的消費格局;在時空維度上,既要有貫穿全年早、中、晚的節慶安排,也要覆蓋縣、鎮、村的空間布局,打造全天候的消費環境,讓消費者便捷地找到適合的消費場所和活動。

烹飪創新

不同季節推出時令口味

小龍蝦口味相對單一,主要以麻辣、十三香等濃郁口味為主。雖然受到部分消費者喜愛,但也讓部分消費者敬而遠之,也會讓一些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

為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口味需求,小龍蝦加工產業需創新推出新品種與新口味,以增強產品吸引力。在保障品質與口感的基礎上,持續創新拓展市場,推出更貼合需求的新品種與新風味,從而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例如,潛江蝦皇從最初的油燜大蝦和蒜蓉大蝦兩種做法,到加大創新力度,研發出藤椒大蝦、檸檬泡蝦、芥末大蝦等15種口味。目前,潛江各小龍蝦餐飲店已開發出100多道小龍蝦菜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味蕾。

瀘縣農業農村局漁業漁政股股長羅其剛認為,小龍蝦加工產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口味創新是關鍵。

羅其剛建議,可借鑒其他美食特色,開發更多獨特風味。如融合各地特色調料,推出麻辣咖喱小龍蝦、糖醋小龍蝦等新口味。還可根據不同季節推出時令風味,如春季的草莓風味小龍蝦、夏季的薄荷風味小龍蝦等。此外,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偏好進行創新,如為兒童開發不辣的水果味小龍蝦,為老年人提供低鹽低糖的養生風味小龍蝦。通過持續創新口味,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的需求,以激發對小龍蝦的消費熱情。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中文字幕不卡视频 | 久久中文字幕无吗一二区 | 亚洲大乳高潮日本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