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實探 | 合肥落地全國首家政府主辦機器人“大學”,企業“拎包即可訓練”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16 19:35:34

7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探合肥具身智能機器人數據采集預訓練場。該預訓練場是國內首家政府獨立出資的機器人真實場景訓練場。自5月開放以來,已有5家企業或機構的機器人進入。訓練場按真實場景搭建,能降低初創企業投入。國先中心(合肥)機器人事業部負責人孫丹丹介紹,預訓練場有三種運營模式,預計年底面積將擴建到5000平方米,面向全國征召機器人。

每經記者|張寶蓮    每經編輯|楊夏    

戴上VR(虛擬現實)頭顯,手握動作捕捉控制器,人類“帶教老師”抬手、擰轉,手把手示范教學,機器人跟著重復動作,在真實世界中完成擰螺絲、搬箱子、洗衣做飯、分揀零件等工作。

在合肥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數據采集預訓練場上,這一幕時刻在上演。

在合肥專為機器人打造的這所“大學”里,人類經驗被“翻譯”成看不見的數據,源源不斷注入后臺,成為機器人智能成長的養分。數據采集是連接物理世界與賽博世界的橋梁。它既是機器人感知環境的五官,也是學習人類技能、適配場景的指南、優化性能的依據。

通過持續的數據采集,再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清洗,隨后交由人工智能大模型學習和優化,具身智能機器人完成從跟學模仿到自主學習適應的過程,逐步成長為能靈活應對復雜現實的“智能體”。

7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探這處機器人“學堂”。自今年5月份開放以來,已有聆動通用、零次方、中科深谷、樂聚機器人、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5家企業或機構的機器人進入預訓練場。場景構造涵蓋汽車制造、家庭服務、3C(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新零售、物流等,實現“拎包即可訓練”。

合肥具身智能機器人數據采集預訓練場的機器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寶蓮 攝

具身智能機器人有了“真”場景

合肥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數據采集預訓練場是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合肥)(以下簡稱“國先中心(合肥)”)牽頭建設的智能機器人公共服務平臺之一,國先中心(合肥)機器人事業部負責人孫丹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這也是目前國內首家由政府側獨立出資、獨立建設的機器人真實場景訓練場。

7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長三角數字科技示范園,實地觀摩具身智能機器人如何在真實物理場景中進行數據采集預訓練。

國先中心(合肥)機器人事業部方面人士介紹,區別于傳統合成數據,訓練場按照真實工業與家庭場景1∶1搭建:開放式廚房、汽車裝配臺、物流分揀線、超市貨架一應俱全。

該人士介紹,因為前期投入大,單一企業往往很難自建完整訓練場,通過打造這樣一個平臺,能夠降低初創企業的早期投入。

來到這里的每一臺機器人,都帶著特定任務。在700平方米的預訓練場地上,多臺形態各異的具身智能機器人被放置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多名工作人員忙碌著在機器人與計算機之間來回調試。

記者看到,在零次方機器人的訓練場地上,工作人員戴上VR頭顯,通過機器人的視覺傳感器“視角”來操縱機器人,在物理環境中執行任務并采集數據。這樣的一臺家庭機器人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完成燒飯炒菜、廚衛清潔、疊衣服等復雜工作。

在聆動通用機器人訓練場地上,分揀零件的機器人身上附加的多組高速相機每秒能夠拍攝近200張照片。它的雙手是一對夾子,力覺傳感器同步記錄抓握力度,后臺算法計算出物體空間6D位姿,形成多維度數據集。“數據采集會持續進行,每天采集的400條左右有效數據后續會進行模型訓練和推理,評估具身智能模型質量,觀察它(機器人)的學習狀況。”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帶教老師”利用遙操作系統示教機器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寶蓮 攝

江淮前沿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的機器人則正在完成汽車軸孔的裝配,這對機器人來說是一項挑戰,精細化對孔需要機器人擁有較高的操作精準度。中科深谷的人形機器人則需要完成30~50公斤負載范圍內的箱體搬運。

國先中心(合肥)機器人事業部相關人士介紹,訓練場并不僅從事數據采集工作,未來還會進一步擴大規模,“隨著發展,我們會支持企業開發一些垂直領域的模型,這些模型是小模型,主要用于特定市場”。

預訓練場有三種主要運營模式

在合肥,半導體、汽車整車制造、人工智能等先進制造業孕育產業“雨林”讓機器人產業有了真實可落地的場景。

7月16日,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在演講中指出,AI的下一波浪潮將是機器人系統,它具備推理與執行能力,并且能夠理解物理世界。在未來十年中,工廠將由軟件和AI驅動,協調人機協作的機器人團隊,生產由AI所主導的智能產品。

訓練場一樓擺放十多臺即將參賽的樂聚機器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寶蓮 攝

數據采集是機器人認識物理世界的第一步。政府主導開展具有公益性質的訓練場,賽博生命之間的共創共建共享,讓數據的火花迸發出靈感。通過增強機器人在真實環境中的泛化能力,幫助機器人走入萬千工廠。

當下,預訓練場處于規劃的初期階段。孫丹丹介紹,預訓練場的運營模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聯合運營模式,由建設主體與機器人企業合資成立專業數據運營公司,共同開展特定場景運營。第二,獨立運營模式,支持機器人本體企業在保持經營獨立性的前提下參與平臺運作,通過數據價值變現等市場化方式實現成本覆蓋,為技術型企業提供靈活參與路徑。第三,服務賦能模式中,平臺開放通用訓練場景、算力資源及數據采集服務,機器人企業可按需購買專業服務進行算法迭代,平臺通過合理收取服務費用維持運維,形成良性循環。”

“這種多層次的運營架構,既滿足了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差異化需求,又通過市場化機制保障了平臺公共屬性的實現,真正構建起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多方共贏的產業生態。”孫丹丹說。

預計到今年年底,訓練場面積將擴建到5000平方米,應用場景將擴展到20個以上,并面向全國征召100個以上的機器人。未來,訓練場集群將集成50個以上應用場景,并征召1000個以上機器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 | 精品一区视频官网 | 日韩精品系列在线 | 亚洲午夜福利片在线 |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A级毛∧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在线 | 日本美女高潮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