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觀察 2025-07-16 21:03:32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制造業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四川正在分層分級系統性、規模化推進智能工廠建設。日前,我省首次對先進級智能工廠進行認定,104家工廠入選。這些“川字號”智能工廠有何過人之處,又將如何改變制造業格局?
位于成都高新西區的四川新荷花,是首批“川字號”智能工廠中的一家中醫藥企業。智能煎煮車間里,“守著藥爐幾小時”的傳統煎藥場景已不復存在,日處理處方量達到3000副。
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總監 劉靜:傳統的煎藥準確性和效率都比較低。這條全自動的生產線減少了人員對產品的污染,效率和準確度也有比較大的提升。
2020年起,企業開啟全面智能化改革——立體倉庫拔地而起,自動煎煮系統精準運作,智能管控逐步貫穿研發、加工、質檢、物流等每個環節。企業生產效率提升15%,單位產品成本下降12%。
四川新荷花中藥飲片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楊中偉:通過這些改造,(煎煮)精準度以及人工效率、客戶的體驗度大幅提升。公司(產值)規模,去年底含稅收入接近14個億的水平。預計今年要達到18個億。
除了醫藥健康產業,首批“川字號”智能工廠還涵蓋了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等四川六大優勢產業,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面向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廣泛部署智能制造裝備、工業軟件和系統的創新探索。
作為四川電子信息產業的“排頭兵”,長虹控股集團本次共有8個智能工廠“上榜”。走進長虹技佳智能工廠,空調前板、電視背板等重要鈑金零部件正以“數秒一臺”的效率高速生產下線。
四川長虹技佳精工有限公司自動化項目組經理 王勤:產線可實現沖壓、鉚接、攻牙、檢測、堆碼全工序一體化自動加工工藝技術,解決了電視背板大尺寸生產配套瓶頸。實現自動檢測之后,我們的檢測合格率達到100%,效率提升30%。
以長虹等龍頭企業引領,帶動超過3000家供應鏈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當前,綿陽正加速推進全域智能制造協同躍升。首批“川字號”智能工廠中,綿陽有19家企業入選,數量位居全省第二。
綿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陽孟:通過智能工廠培育,企業實現了降本、提質、增效,生產效率平均提升48.3%,運營成本平均下降30.8%,有力地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制造業離不開科技賦能,要大力加強技術攻關,走自主創新的發展路子。在德陽,入選首批先進級智能工廠的四川漢舟電氣,通過采用自動組裝線及智能倉庫等設備,實現了零件運輸、分揀加工等工序無人化,年產量提高了3倍。眼下,企業正忙著在智能產線上加碼“硬核科技”。
四川漢舟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明宏:下一步我們主要在人工智能(發力),從組裝、檢測等方面提升水平,往“卓越級”智能化工廠更進一步。
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明確,將分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和領航級4個層級開展智能工廠梯度培育。首批認定的我國卓越級智能工廠項目中,四川有10個項目入選。此次我省認定的先進級智能工廠,將是沖刺卓越級智能工廠的預備隊。
德陽廣漢市市經科局信息化與人才工作股股長 陳勝:我們將以智能工廠梯度培育為導向,逐步形成以先進級、卓越級、領航級為梯度的先進制造體系。
近年來,德陽通過“百企示范·千企轉型”行動,配套5000萬元專項資金,推動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走向“深水區”。2025年,德陽預計新增至少400戶規上企業實施“智改數轉”。
如何為現代化產業體系筑牢根基?未來,四川還將分層分級系統性、規模化推進智能工廠建設,通過壯大智能裝備、推廣創新模式、激發數據價值、深化AI應用等關鍵舉措,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