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7 21:16:24
2025年8月17日晚,華虹公司公告擬收購華虹五廠,以解決IPO時股東承諾的同業競爭事項。此次收購標的為華力微所運營的與華虹公司存在同業競爭的資產(華虹五廠)所對應的股權。2025年第二季度,華虹公司12英寸晶圓營收占比已超8英寸。目前,交易尚處于籌劃階段,華虹公司正與交易意向方接洽。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張海妮
半導體晶圓代工巨頭華虹公司(688347.SH,股價78.5元,市值1357.64億元)迎來大動作。8月17日晚間,華虹公司公告擬收購華虹五廠。
華虹集團為全球排名前列的晶圓代工巨頭,旗下華虹公司主要包括華虹一廠、華虹二廠、華虹三廠和華虹七廠。華虹集團旗下華力微主要包括華虹五廠、華虹六廠等。
按晶圓尺寸看,華虹一廠、二廠、三廠為8英寸產線,而華虹五廠、六廠、七廠為12英寸產線。此次華虹公司收購華虹五廠,或將大幅增加其12英寸晶圓代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8月15日,華虹公司股價漲幅達11.35%。
華虹公司公告稱,為解決IPO(首次公開募股)時承諾的同業競爭事項,公司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華力微旗下華虹五廠對應的股權,同時配套募集資金。據悉,本次收購標的資產為華力微所運營的、與華虹公司65/55nm(納米)和40nm工藝存在同業競爭的資產(即華虹五廠)對應的股權。目前,該標的資產正處于分立階段。
2023年,華虹公司科創板上市之初,華虹集團發布了《關于避免同業競爭的補充承諾函》,“自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并于科創板上市之日起三年內,按照國家戰略部署安排,在履行政府主管部門審批程序后,華虹集團將華力微注入發行人”。
華虹公司稱,此次交易的推進不僅充分彰顯了大股東履行承諾的擔當,更是上市公司看好未來市場發展的體現,代表了其對特色工藝晶圓代工行業的堅定信心。
目前,交易事項尚處于籌劃階段,華虹公司正與交易意向方接洽,初步確定的交易對方為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投先導集成電路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最終交易對方以重組預案或重組報告書披露的信息為準。
另外,本次交易預計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不構成重組上市。為避免對公司股價造成重大影響,此次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隨著國內需求的增加,以及海外IDM(設計制造封裝一體化)大廠紛紛開啟“China for China(在中國,為中國)”策略,2025年上半年,華虹公司晶圓代工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華虹公司在2024年年報中坦言,市場方面,圍繞推動國內生態鏈建設,做大做強國內客戶群體,與海外戰略型客戶促成“China for China”策略的落地。最終為華虹半導體的生態伙伴帶來更好的業績表現,為公司及股東創造價值。
在諸多市場因素促成下,2025年第二季度,華虹公司折合8英寸總產能為44.7萬片,產能利用率為108.3%,較上個季度上升5.6個百分點。
華虹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白鵬表示:“面對需求分化的半導體市場,公司堅持以特色工藝技術比例為錨,力爭在關鍵技術平臺實現技術突破,豐富產品組合。隨著無錫新12英寸產線穩步產能爬坡,公司將實現產能規模到技術生態的全面升級。”
事實上,隨著無錫新12英寸產線爬坡,華虹公司從營收角度也轉變為以12英寸為主。2025年第二季度,華虹公司8英寸晶圓營收占比為41.0%;12英寸晶圓營收占比為59.0%。上年同期,8英寸占比為51.3%,12英寸占比為48.7%。
不僅營收占比提升,2025年第二季度,12英寸營收也從上年同期的2.33億美元增至3.34億美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若此次交易順利推進,將對華虹公司12英寸產能不斷擴充、差異化特色工藝深入推進帶來積極影響,助益上市公司業績穩步增長。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8283414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