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11:18:46
每經記者|趙云 每經編輯|肖芮冬
9月30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A股三大指數早盤沖高后有所回落。但新能源賽道維持強勢,能源金屬、電池、光伏設備等多板塊領漲。
國證新能源電池指數盤中漲逾2%,有望走出二連陽。從相關ETF產品來看,儲能電池ETF(159566)截至11:16成交額超1.7億元,在同類產品中居首。
消息面上,據央視財經報道,目前國內儲能電芯的需求十分強勁。頭部電池企業均表示工廠已處于滿產狀態,一些訂單已經排到明年年初。此外,根據《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的目標,到2027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達到1.8億千瓦以上,這將拉動新增項目投資約2500億元。
中信建投表示,136號文后多省推出容量電價、容量補償政策,為儲能提供了有力的保底收益。同時,新能源進入市場促進各省峰谷價差顯著拉大,如山東、山西等省新能源裝機容量增長,導致今年以來峰谷價差明顯提高。容量電價、容量補償政策結合市場化峰谷套利,多省儲能項目可實現良好的經濟性。全球儲能需求在新能源滲透率提升、儲能系統成本價格下降雙重驅動因素下同步爆發,國內外儲能需求實現共振,帶動板塊進入新周期。
資料顯示,國證新能源電池指數由50只滬深北交易所新能源發電產業儲能電池相關股票組成,儲能相關含量達65%,覆蓋電池制造、系統集成、溫控消防等領域。儲能電池ETF(159566)在跟蹤該指數的所有ETF產品中規模位居第一,場外投資者還可通過其聯接基金(A/C:021033/021034)便捷布局產業鏈龍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