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0 12:25:15
近日,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自動駕駛及車聯網負責人王忻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奔馳堅持“豪華”與“中國創新”融合,以“快慢結合”策略應對中國豪華車市場競爭。奔馳已形成中國研發“雙引擎”布局,為中國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產品。未來三年,奔馳將推出40多款新車型。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裴健如
“梅賽德斯-奔馳(以下簡稱奔馳)一直在堅持‘豪華’與‘中國創新’的深度融合。中國不僅是我們最大的單一市場,更是全球創新的前沿陣地。我們正深度融入本土生態,從研發到合作,全力提速本土化創新,實現‘在中國,為全球’的戰略布局。”近日,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自動駕駛及車聯網負責人王忻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采訪時談到了奔馳在豪華車市場變局中的戰略考量。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當下,中國豪華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新能源轉型浪潮與本土品牌崛起形成雙重沖擊,消費者對產品品質、智能體驗與本土化服務的要求愈發嚴苛,如何在激烈的博弈中保持領先優勢,成為奔馳聚焦的核心議題。
王忻表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奔馳秉持“快慢結合”的發展策略。一方面,堅守“慢”,始終以奔馳的嚴苛標準把控設計品質與安全底線,拒絕為追求速度而犧牲產品設計本質;另一方面,追求“快”,通過聯動本土合作伙伴實現高效迭代,為公司注入本土創新活力,精準對接中國市場需求,打造定制化產品。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智駕比拼是場“馬拉松”
NBD:2025年被業內認為是“智駕元年”,您認為智能輔助駕駛會是破局的關鍵嗎?
王忻:我們認為,破局點不是孤立的一項技術,而是涵蓋智能、安全、品質、設計和舒適等多維度、系統性的表現。
中國客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的需求和要求非常高,智能輔助駕駛是奔馳“豪華智能”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但是要破局,應該是安全、能效、智能座艙生態的全方位深度融合。
所以,奔馳不追求單一功能的參數領先,而是通過“人機共駕”理念,將智駕能力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安心與便捷,實現與其他豪華屬性的協同增效。
NBD:在智能輔助駕駛和高階智駕上,奔馳的優勢主要是什么?
王忻:“安全”和“創新能力”是奔馳的核心優勢。在智能輔助駕駛領域,奔馳的核心理念是“安全為先”。例如,系統開發遵循ASIL-D最高功能安全等級,通過本土化路測與億公里級仿真驗證,并首創車載大模型安全認證。這種對安全的追求,使奔馳的智能輔助駕駛形成差異化優勢。
NBD:在智能輔助駕駛這條賽道上,奔馳能贏嗎?
王忻:我覺得這不是一個疑問句,而是一個肯定句。智駕不是去拼一個短跑冠軍,而是一場馬拉松,其實到目前為止,智駕領域還有很多的長尾問題有待解決。
奔馳不以短期功能領先為目標,而是追求安全、可靠和用戶體驗等長期價值。從1986年的“普羅米修斯”計劃開始,奔馳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積淀已近40年。如今,奔馳是首個榮獲車載大模型安全認證的國際車企。而在全球范圍內,奔馳也是首家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L3)系統商用的車企。我們的目標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更高級別的智能駕駛體驗帶給客戶。
為中國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產品
NBD:近兩年,強化本土化戰略成為車企的共識,奔馳也在進行相關布局。請問,奔馳是如何以中國速度響應中國市場的?
王忻:奔馳在積極與本土科技企業進行合作,我們稱之為“奔馳的朋友圈”。這些本土企業給奔馳注入了非常多的創新活力,幫助我們為中國市場迭代出更多量身定制的產品。
目前,奔馳已經形成北京、上海研發“雙引擎”布局,中國研發團隊成為德國以外最全面的研發團隊。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中國的智駕技術應用場景和用戶需求均處在全球最前沿。依托具有“中國速度”的中國研發團隊,聯合Momenta、字節跳動等伙伴快速迭代技術,遵循“奔馳標準”,并深度結合中國復雜的路況和駕駛習慣,我們能夠為中國用戶提供融合奔馳標準和中國本土創新速度與生態的解決方案。
NBD:中國智駕正經歷“技術狂飆”向“安全理性”的轉型。您認為,中國市場應如何建立“技術創新速度”與“安全底線”的平衡標準?奔馳DRIVE PILOT作為全球首個量產L3系統,在安全冗余設計上有成熟經驗,這能為中國市場提供哪些可借鑒的經驗?
王忻:智能輔助駕駛與用戶生命安全緊密相關,奔馳永遠不能因為速度降低安全標準。奔馳DRIVE PILOT系統正在中國的真實高速場景下進行測試驗證,而冗余系統是L3級自動駕駛安全運行的關鍵要素。在搭載多個傳感器的基礎上,DRIVE PILOT駕駛領航系統可根據有條件自動駕駛的安全需要,額外配備傳感器,即使其中任何一個系統發生故障,汽車仍能保持機動性,并時刻確保可由駕駛員安全接管。
中國每個城市的交通路況、駕駛特點、地形地貌有其獨特的差異性,我們會在每個城市進行充分的測試,以確保安全。我們會盡可能地把所有長尾問題收集回來,通過軟件進行虛擬測試,把這些場景全都還原出來。我們也要不斷提升算法,把這些長尾問題盡可能多地考慮進去。
NBD:中國已啟動L3試點聯合體建設,法規與技術標準同步演進。您認為,中外車企應如何協同推動智駕技術標準的全球互認?中國在這一進程中能扮演怎樣的角色?
王忻:作為全球首個量產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技術的車企,在中國,我們積極地保持著與相關部門的溝通,以共同推動相關標準的建立,從而盡快將安全好用的技術帶給中國客戶。
未來三年將推出40多款新車型
NBD:今年已過去10個月,您覺得車市情況如何?奔馳是如何去應對的?
王忻:2025年對整個行業而言都充滿挑戰。市場競爭白熱化、技術迭代加速、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化,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但相對于“難”,更關鍵的在于,奔馳如何將“難”變成機遇。正好趁這個時間,讓我們更專注于客戶需求、更快速的創新和迭代,更堅定地為客戶帶來豪華的產品和服務。
NBD:奔馳對于明年的市場有何預判?
王忻:我們對明年的市場表現抱有充分信心。我們正在開展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攻勢。未來三年,奔馳將推出40多款新車型,其中包含7款專為中國市場設計和投放的長軸距車型,包括在中國本土生產的GLE和純電GLC。
從全新純電CLA開始,所有未來新車型將基于自研全新架構MB.OS打造,實現車輛不斷進化,開啟“常用常新”的智能化新時代。
明年的市場或許依然充滿挑戰,但奔馳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將以清晰的市場戰略、產品攻勢、用戶體驗和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來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好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