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5 01:05:1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佩珊
每經記者 鄭佩珊
昨日(4月24日)傳媒行業強勢領漲,多只個股股價創歷史新高。除此前“營改增”對傳媒娛樂行業構成的利好外,不少研究員紛紛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傳媒娛樂上市公司一季報業績大增以及年報分紅可觀是這波行情最主要的刺激因素。同時,行業部分上市公司自身催化劑不斷,亦引人關注。
傳媒公司業績優分紅厚/
分析人士認為,與其他行業相比,今年一季報最為亮眼的非傳媒娛樂行業莫屬,其中華誼兄弟(300027,收盤價22.05元)凈利同比大增459%,光線傳媒同比增317%。光線傳媒一季度實現營收2.12億元,同比增長94.8%,光線傳媒表示,業績增速顯著高于收入增速主要是因為影視劇業務毛利率提升顯著,同時公司預計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90%~120%。
與此同時,其他傳媒娛樂股也紛紛報喜。樂視網一季報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收3.4億元,同比增23.96%,凈利7112萬元,同比增38.93%;華策影視一季報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收1.71億元,同比增58.35%,凈利4354萬元,同比增31%。
即使是業績增速相對較低的華錄百納,一季度也實現營收4897.58萬元,同比降3.36%,但凈利潤為2158.76萬元,同比增11.09%,且公司一季度毛利率為60.02%,略低于去年同期63.62%的水平,但高于2012全年44.38%的水平。
分析人士認為,此前,“營改增”的行業利好令傳媒娛樂行業整體向好,出版企業稅收優惠延期政策已經財政部審核并上報國務院,預計最快年中出臺。此外,自啟動“營改增”試點以來,廣告營銷、廣播影視等領域都已被納入試點范圍。財稅扶持政策不斷加碼使文化產業得到實質性減負,有利于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等傳媒公司提升利潤、增厚業績。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指出,“這波行情還是在于業績以及上市公司的分紅優厚。”據悉,此次分紅華誼兄弟擬每10股派1.5元,光線傳媒每10股派4元轉增11股,樂視網每10股派0.5元轉增9股,華策影視每10股派0.8元轉增5股,華錄百納每10股派6元轉增12股。
每家公司各有催化劑/
業內人士認為,去年《泰囧》以及今年的《西游降魔篇》紛紛破12億票房,這兩部影片除了給傳媒娛樂行業帶來了大幅增長的業績外,也讓市場對相關個股關注度不斷升溫。
目前來看,光線傳媒一季度上映的《廚子戲子痞子》票房表現優異。國泰君安預測,4月26日公司投資發行影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將上映,其中導演為趙薇,主演為韓庚、趙又庭等,“同檔期有競爭力的影片較少,我們預測票房5.0億元,公司獲凈收入4100萬元。”23日龍虎榜數顯示,3家機構搶籌光線傳媒,合計買入5868萬元。
華誼兄弟一季報業績高增長主要原因系電影《西游·降魔篇》票房成績較好,《西游》和《十二生肖》跨年部分帶動收入大幅上漲322%。目前來看,華誼兄弟4月4日上映影片《楊家將》,該片截至4月14日票房5710萬元,2013年還將有進口片《大海嘯》、暑期檔《棒球明猩》、十一檔《狄仁杰前傳》,賀歲檔《控城計》、馮小剛新片《私人定制》等影片上映。
上述研究員透露,《棒球明猩》也將是華誼兄弟主推的大票房影片之一。
華策影視一季度取得了影片《對手》和《拳王》發行許可,《當旺爸爸》繼續確認收入。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參投《分手合約》,投資比例10%,4月上映以來口碑較好,累計票房約1.5億元左右。至今新增三部開機作品,分別是《封神英雄傳》、《愿嫁金龜婿》、《結婚前規則》,4月底預計還有2~3部新作開拍,全年計劃有19部作品投入拍攝。這些投入使得公司2014年的業績預期逐漸明朗。
華錄百納4月12日上映的《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借著電視劇的人氣或將成為公司年內電影業務的又一個亮點。公司稱,未來如果這一模式可以持續,將會成為公司電影電視劇業務聯動的有效獲利模式。
除此之外,樂視網一季度廣告發布業務實現收入1.48億元,繼續保持高增長,增幅同比超142%,超過行業平均增幅,且在公司各主營業務中占比約45%,首次超過其他業務,位居公司各主營業務貢獻比重第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從樂視網了解到,此前預計二季度末推出的樂視超級電視將會于5月7日提前近兩個月進行發布。樂視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5月7日將舉行發布會并推出真機,樂視網董事長、CEO賈躍亭將會親自主持本場發布會,超級電視的代工方富士康將會派代表出席。此前,賈躍亭曾透露這款電視除了富士康參與以外,還將會有兩家世界級的企業合作,但并未透露這兩家企業的名字,屆時這兩家企業也將派代表出席。樂視超級電視方面負責人此前曾表示,該款產品將走低價策略,可比同類型產品的降價空間多出50%左右。
“就目前來看,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催化劑不斷催升股價上漲,”上述研究員指出,“但就估值來看,部分上市公司估值過高,如果市盈率超過30倍就須警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