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8 18:59:27
近日,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每日經濟新聞舉辦的“2022年成都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評選活動”評選結果正式出爐,最終共有40個案例從157個報名案例中脫穎而出,獲評典型案例。為彰顯示范作用,共享先進經驗,今日,我們對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展示。
每經編輯|張強
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1.平臺整合了中心城區“5+2”區域市區兩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公安交管部門的占道施工審批及監管職能,結合“天府蓉易辦”平臺通過優化流程、信息共享、部門聯動、提前介入等措施,將涉及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辦理、水、電、氣、通訊、交安、照明營商環境辦理、市政公共工程應急搶險辦理等三大類事項程序全部納入同一網絡窗口辦理,助力打造營商環境,方便企業。
2.平臺將與企業關系最緊密的申請資料電子化,將在線查檔、電子證照等事項同時帶入電腦端及手機端,將需要長時間留廳等候辦理的事項變為“交件即走、過程可電詢、辦結有回復”,讓企業占道施工申請高效辦理,實現“一網通辦、一網通管、一鍵回應”。
3.平臺優化審批模式,簡化審批流程,打通信息鏈條,將多部門審批信息資源進行系統整合,破除市、區兩級占道施工項目審批信息屏障。將在線審批的每一個環節都落實責任到人,可通過平臺隨時查看到每個部門每名工作人員的審批監管進程,各環節必須在規定時限內完成審批,用戶辦理審批時間較以往縮短了一半以上,大幅提升占用審批事項辦理時效,是我們成都占用城市道路施工審批工作機制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變革。
平臺以《成都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條例》《成都市中心城區建設項目開工統籌及占道施工管理實施細則》及《成都市中心城區施工性臨時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監督管理辦法》為依據,以持續深化“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放管服”為改革目標,結合“智慧蓉城”建設運用信息化手段和網絡化理念設計建設起來的一套包括聯審聯批功能的成都市中心城區“5+2”區域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施工信息管理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占用(挖掘)城市道路事項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一網受理、聯審聯批、閉環監管。一是將“線下”辦理模式改為“線上”辦理模式,用戶可通過手機或個人電腦登錄“天府蓉易辦”APP或電腦應用,一次性提交申報材料、實時掌握審批進度、及時補充完善資料,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用戶少跑路。二是將“串聯”審批模式改為“并聯”審批模式,平臺與“天府蓉易辦”、市住建局開工統籌子系統、市公安局交管局智能交通綜合集成管理與應用平臺、市城管委城市道橋管理系統等多部門、多平臺完成數據對接,分五種類別對申報事項進行線上“并聯審批”,審批時間相較原線下模式縮短一半以上。三是將紙質申請資料及紙質證照改為電子申請資料及電子證照,全申報流程用戶僅需上傳電子圖紙、文件及必要要件。在審批通過后即可登錄平臺APP端或電腦端,隨時隨地下載打印具備審批機關電子印章的電子許可證照,實現了全流程“無紙化”辦理。自2022年7月1日平臺正式上線以來,“5+2”區域內共計受理各類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申請4141件,每天平均近30件;平均審批時長由之前串聯審批的15天縮短至目前并聯審批的7天;審批通過頒發許可1401件,累計批準占道(挖掘)面積492.7萬平方米。目前平臺運行穩定流暢,中心城區“5+2”區域已完全實現線上審批,體現了數字化、網絡化辦件平臺巨大的應用潛力,為進一步提升涉企服務水平,打造我市良好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抓手。下一步,平臺將繼續整合依附橋梁架設管線等多個審批事項,積極推廣至全市所有23個區(市)縣,實現全域成都占用(挖掘)城市道路一體化管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