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泡泡瑪特的一場“陽謀”:奪回LABUBU定價權

2025-06-24 21:34:19

在消費品牌的更迭過程中,一個基本常識正在被反復驗證:沒有企業能長期建立在饑餓營銷帶來的虛假繁榮之上,扭曲供需關系的黃牛是難以撲滅的“天敵”。

今年以來,泡泡瑪特旗下的人氣IP——LABUBU風靡全球。但同時,世界各地的LABUBU也被黃牛哄搶,導致“一娃難求”,二級市場價格被抬至原價數倍,社交平臺充斥著“搶不到”“被黃牛買空”的吐槽。

在消費者的不滿蒸騰之際,泡泡瑪特開啟LABUBU3.0的預售,“618”期間在天貓旗艦店、小程序、抖音等多個官方渠道補貨LABUBU3.0產品,加大供給以回應核心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市場的供需關系決定了,加大供給是平抑價格最有效的手段。泡泡瑪特官方放貨后,LABUBU3.0產品的二級市場價格應聲下跌,溢價嚴重縮水,一時間,黃牛哀嚎遍野,但消費者直呼“大快人心”。

大規模補貨也引發資本市場反應,泡泡瑪特股價上周回調明顯。從長期來看,這是品牌獲得用戶信任的重要一步。近日,泡泡瑪特創始人、CEO王寧在談及火爆的LABUBU時也明確表示:“從產品層面看,我們的目標不是讓LABUBU成為一時爆紅的流行符號,而是打造一個具備長期生命力的IP。”

花旗銀行此前發布研報表示,泡泡瑪特擁有獨特的IP孵化和產品開發能力,以內容為導向的行銷策略以及強大的新產品推出渠道,可持續提升其頂級IP——LABUBU在全球的知名度,其他經典IP亦將成為新的增長動力。記者注意到,近兩個交易日公司股價連續上漲,截至發稿,公司股價報246.4港元股,總市值約3309億港元。

增加供給是應有之意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增加市場供給是整治黃牛立竿見影、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也是全球品牌方毫不猶豫的一致抉擇。

2023年,任天堂旗下IP寶可夢發售了“寶可夢卡牌151”,其中收錄了有全部151只初代寶可夢IP形象的卡牌。發售前一晚,來自各地的黃牛蜂擁而至,日本友都八喜等眾多家電零售商門前排起了上千人的長隊。

狂熱的黃牛將一盒官方定價5800日元的卡牌最高炒到2.6萬日元,足足翻了約4.5倍。

為應對市場供給被黃牛壟斷、普通消費者難以購買的問題,寶可夢當機立斷加大市場供給。2023/2024財年,寶可夢共計售出了119億張卡牌,同比增長22.68%,當年銷量約占自1996年以來寶可夢卡牌總銷量的18.36%。

再比如2020年大熱的索尼PS5,發售僅一個多月全球范圍內銷量超450萬臺。但由于供應鏈中斷和芯片短缺,疊加黃牛的泛濫,PS5在發售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嚴重缺貨。

為打擊黃牛,索尼將發售抽簽制、邀請制等方式用遍,但還是直到2023年供應鏈恢復正常,加大PS5供給后,黃牛加價轉售PS5的情況才明顯好轉,如今各平臺補貼后的PS5價格甚至已經低于官方指導價。

再來看此次泡泡瑪特的突襲放量,也能看出其實現LABUBU“平權”的決心。

官方數據顯示,此次LABUBU3.0產品在泡泡瑪特京東旗艦店銷售量約30萬,天貓旗艦店銷售量約70萬,預計全渠道補貨量在400-500萬左右。

而目前唯一限制LABUBU放量的是工廠產能。

消費者提及一個觀念誤區:“不過是一件衣服、一雙鞋、一個毛絨娃娃而已,有那么難生產嗎?一定是商家在‘饑餓營銷’。”

但從生產到銷售環節對品牌方來說是一個漫長的周期,沒有品牌方敢在新品排產階段就壓上全部產能,因為積壓的庫存是和商品斷供一樣是要命的問題。

對于生產工序復雜的LABUBU也是同樣。

據民生證券研報,分析師認為在泡泡瑪特某產品需求過高斷貨時,公司或較難在短期內補貨。

泡泡瑪特產品開發流程主要包括二維和三維設計、上色與包裝、生產和推廣方案制定三個大環節。其中,產品的設計和生產環節周期最長,預計需提前8個月以上規劃產能及生產節奏。

即使不算設計環節,IP潮玩的補貨生產也至少需要兩個月。兩個月也與LABUBU3.0產品的補貨節奏一致(初次發售4月底,首次補貨則在6月底)。

此前就有消息傳出,由于LABUBU等IP熱度持續攀升,泡泡瑪特在春節期間就緊急找工人復工,擴充產能以應對不斷激增的消費需求。

從發售方式來看,泡泡瑪特調整了預售策略,在“618”的新預售之中,增加了“全渠道補貨機制”“每人限購12件”等規則。目前LABUBU的預售發貨已排期至9月下旬,目的就是根據終端的真實需求規劃產能,更快地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奪回定價權

泡泡瑪特此次放貨的另一層意味是從黃牛手中奪回品牌的定價權,實現IP更健康、長遠的發展。

黃牛的?存基礎是供需失衡和信息不對稱。當品牌?增加供給,滿?市場需求時,黃牛的囤貨價值將?幅縮?,套利空間被擠壓,從?迫使其退出市場。

在自由定價、充分交易的市場里,黃牛的衍生十分普遍。這一情況長期存在的話對品牌產品的弊端有二。

一方面,長久以來,被炒高價格的產品難入尋常百姓家,稀缺性反噬了品牌親和力,也削弱了品牌對C端用戶偏好的實時洞察力。

另一方面,多層級的銷售渠道積累了大量的庫存風險。

反觀泡泡瑪特自成立以來,無論是開店、機器人販賣機,還是線上渠道,始終以DTC(Direct To Customer)模式運營。截至2024年底,泡泡瑪特在國內市場開出401家直營店和2300家機器人商店,在海外市場則分別有130家門店和192臺機器人商店。

泡泡瑪特這一運營模式的優勢在于,取消多層級的經銷渠道,直面市場終端消費者的需求。也正是基于這一前提,泡泡瑪特才得以及時調整生產節奏,在短短2個月內將大量的LABUBU投放到市場,實現對黃牛精準打擊的效果,奪回定價權。

在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公司管理層明確表示,“SKULL PANDA(泡泡瑪特旗下另一個人氣IP)的溫度系列,(二級市場上)每個價格都低于原價,但該系列是我們賣得最好的潮玩產品,我們希望賣的是好的產品,而不是理財產品。”

如何定義“好的產品”?

顯然,消費者喜歡且易得的產品才是“好產品”。只有這樣的產品,才會具備持續復購和社交傳播性,構建起品牌與用戶之間真正的情感連接,而不是一場逐利游戲。

尾聲

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是被黃牛玩壞的Supreme。

曾有人形容Supreme粉絲的世界里只有兩個季節——發售的春夏季和秋冬季。但其銷售模式對粉絲卻并不友好,堪稱催生黃牛的溫床:每款產品都限量;定時每周四上午11點上線,但從不主動告知消費者即將發售的產品是什么。

最狂熱時,印著Supreme LOGO的磚頭被黃牛炒至1000美元、1美元的紐約時報報紙溢價達到40倍。

終于,核心粉絲的熱情被黃牛消磨殆盡后,Supreme如今已經泯然眾人。

歸根結底,二級市場溢價是頂尖奢侈品牌的生命線,但不是泡泡瑪特等IP運營企業的生命線。

LABUBU本質不是奢侈品,而是簡單易得的快樂。當產品被黃牛異化為投資品,便會阻礙其與更廣泛消費群體的連接,最終導致品牌和IP失去生命力。

這也能更好解釋此次泡泡瑪特為何堅決放量LABUBU。

畢竟,在現實世界能分出誰是“Supreme”,但在LABUBU的世界里沒有三六九等,也無須搶一個購買資格。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 畢媛媛

責編 萬清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 | 最新亚洲第一AV在线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 | 亚洲日本人一成在线网播放 | 亚洲国产gⅴ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