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16 18:48:06
每經編輯|彭水萍
看問題要抓關鍵、抓重點、抓核心,投資也是如此。
我們常說,投資要布局“核心資產”。何謂“核心”?如果做個概括,自然離不開代表性強、市場認可度高、交易活躍、配置量大這些特點。
很明顯,在股市中,滬深300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作為A股市場最具代表性的寬基指數之一,無論是從市場覆蓋廣度,還是從產品生態豐富度來看,滬深300指數均已超越單一指數范疇,成為A股市場的標桿指數,被投資者視為股市的“核心資產”。
那么,對于債券市場來說,什么是債市的“核心資產”呢?這要先從今年的債券市場行情說起。
上半年“倒V反轉”,下半年債市走向何方?
2025年已經過半,回顧上半年債券市場,并沒有出現大家年初期待的牛市的延續,反而上演了“過山車”式的起伏劇情。上半年,在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節奏變化、流動性松緊轉換、關稅擾動反復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債市收益率先上后下,走出了“倒V型”的走勢。
1-3月,央行關注長債利率及“資金空轉”風險,并引導資金收緊,同時DeepSeek引領的科技浪潮帶動股市風險偏好提升,疊加經濟“開門紅”,股債蹺蹺板效應顯著,債市告別2024年單邊牛市的行情,步入回調階段,10年國債收益率由1.6%最高上行至1.9%的年內高點。
轉折發生在4月。隨著4月初“對等關稅”落地,中美關稅博弈、避險情緒以及央行系列穩增長舉措加碼催化下,資金再度涌入債市,債市收益率高位回落后轉向震蕩,整體圍繞1.6%-1.7%區間波動。截至7月10日,10年國債收益率報1.66%,基本與2024年底持平。
數據來源:wind,時間:2025/1/1-2025/6/30
在經歷上半年“先抑后揚”的起伏劇情后,如何看待下半年債券市場的走勢?
首先,關稅政策仍是“懸頂之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反復無常,對大類資產定價的沖擊可能卷土重來,外圍環境的不確定性依然可能隨時爆發。
其次,國內方面,投資、消費、出口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以舊換新政策雖然對內需有一定拉動,但投資端放緩特征依然突出,且出口受關稅擾動較大存在較高不確定性,經濟復蘇之路仍存一定阻力。
此外,貨幣政策依然延續“適度寬松”的基調未變,隨著貨幣政策面臨的約束減弱,為應對外部不確定性,資金利率有望進一步下行,也會利好債市。
總體來看,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國內的基本面及資金面,下半年債市依然處于有利環境中。
對于下半年債券市場,我們判斷債券收益率處于震蕩下行的狀態,波動幅度不會特別大,央行的管控使得整體利率的震蕩區間都比較窄,預計收益率上限在1.4%-1.7%。從投資策略來說,我們覺得節奏上三季度或為做多的較好時機,適合圍繞債市“核心資產”進行布局。
尋找債券市場核心資產
那么,債券市場有沒有類似“滬深300”一樣的“核心資產”的存在?熟悉債券市場的朋友肯定會首先想到“十年國債”!
從監管到市場都普遍接受十年國債收益率作為衡量利率市場或者債券市場收益率水平的表征。比如在政策設定上,像存款利率的自動調節機制要參考LPR以及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保險公司也要參考市場利率,這個利率就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所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表征債券市場最好的指標。
十年國債ETF(511260)作為目前市場上唯一一只跟蹤十年國債指數的ETF,具備了極高的稀缺性。緊密跟蹤上證10年期國債指數,由剩余期限7到10年且在上交所掛牌的國債組成,久期恒定,目前組合平均久期為7.7年。
久期的適中也讓十年國債ETF在風險和收益上更加均衡。相比之下,1-5年的短久期國債雖然穩定但是收益率較低,30年的超長期國債又因為期限太長導致波動較大,投資體驗差。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和波動率正好處于二者之間,可以說是兼具安全性高、流動性強、收益穩定等優勢,堪稱性價比之選。
回顧十年國債ETF成立以來的業績表現,自2017年8月成立以來,共經歷7個完整年度,均為正收益。在這期間,債市曾經歷多次波動,但即使在債市調整的年份,十年國債ETF依然保持著正收益的步伐,且凈值屢創新高,非常適合追求穩定的投資者。
從產品選擇上來說,十年國債ETF(511260)要比買賣個券方便得多。首先,滿足7-10年標準的個券數量少,很多老券一天都沒有幾筆報價和成交,流動性比較差;其次,如果要構建個券投資組合非常耗時耗力,成本較高,相比之下,對于想跟蹤十年國債的投資者來說,十年國債ETF(511260)是更好的選擇。
尤其是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十年國債可以說是“買了不會被領導罵”的底倉品種。機構投資者通常對穩定性要求較高,可以通過配置國債,實現對“無風險收益”的跟蹤,讓組合在力爭跑贏市場的同時,保住“安全性”的大前提。
此外,十年國債ETF還擁有多重配置優勢:
1、產品支持“T+0”交易,當日買進,當日賣出,尤其是在高波動環境中更容易把握波段操作機會;
2、十年國債ETF日常費率(管理費、托管費)合計約0.2%/年,處于債券類ETF最低費率梯隊;
3、每日公布PCF清單,持倉透明;
4、支持質押回購,投資者可通過質押ETF份額獲取流動性資金,靈活配置其他資產,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轉眼間,十年國債ETF規模已經絲滑地突破150億,較去年底增加超120億元,規模的快速增長顯示出資金對于債券市場“核心資產”的認可。
風險提示:
上證10年期國債ETF(成立日期2017/8/4,業績比較基準為上證10年期國債指數收益率,王玉自2019/12/25管理至今,王振揚自2025/2/13管理至今)2020、2021、2022、2023、2024年、2020-2025年上半年基金收益/業績比較基準收益分別為1.92%/-1.04%、5.19%/2.64%、2.52%/-0.05%、4.37%/1.97%、9.02%/6.70%、0.67%/-0.24%。本基金屬于債券基金,其預期收益及風險水平低于股票基金、混合基金,高于貨幣市場基金。本基金屬于國債指數基金,是債券基金中投資風險較低的品種。本基金采用優化抽樣復制策略,跟蹤上證10年期國債指數,其風險收益特征與標的指數所表征的市場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相似。
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觀點僅供參考,會隨市場環境變化而變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有風險,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前,應仔細閱讀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和《基金合同》,充分考慮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投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