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融媒 2025-07-18 21:24:18
7月16日,站在宜賓市長江公園眺望,大江由此東去,三江六岸青綠。萬里長江第一城,在晨曦中熠熠生輝。
當天,中共宜賓市委六屆十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宜賓市委關于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決定》明確,宜賓錨定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發展目標,以景城相融、近悅遠來、主客共享為導向,通過打造“三地三中心”,對內增強文旅融合發展的內涵和底蘊,對外塑造旅游城市品牌和形象,突出高品質服務和體驗,推進文旅產業全域全業態發展,持續提升對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的促進作用,努力走出一條與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之路。
《決定》的審議通過,是宜賓文旅發展史上令人振奮和憧憬的時刻。它擘畫了宜賓文旅的新藍圖、新目標、新抓手,也標志著這座響亮喊出“萬事皆宜·天下為賓”的城市,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向“遠方”發出“詩意”的宜賓邀約。
新藍圖——
三大主攻方向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城市
“意義重大”“站位高遠”“正逢其時”……本次全會期間,與會代表熱烈討論并通過《決定》,對其高度認可。
蜀南竹海花溪十三橋景點(宜賓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供圖)
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增強文化自信、服務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省委對宜賓文化和旅游發展高度重視、寄予厚望,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賦予宜賓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的新定位,也對蜀南竹海、李莊古鎮、興文石海等進行“點題式”部署。
本次《決定》審議通過,正是宜賓全力推動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主動為四川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當好“宜賓標桿”、貢獻更多力量的生動實踐。
《決定》也是推動宜賓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現實需求。文旅“一業興”,賦能“百業旺”。當前宜賓處于推動投資向消費轉變的關鍵時期,要持續保持經濟良好發展態勢,必須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好支撐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決定》的審議通過吹響了宜賓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沖鋒號,也是一張目標高遠、考量充分、靶向精準的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
《決定》明確,宜賓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總目標是:到2027年,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全市文化和旅游產業更加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旅游總花費分別達到200億元、1600億元,旅游人次超1.6億,其中入境游客達10萬人次。到2035年,景城相融、近悅遠來、主客共享的國際旅游城市發展態勢基本形成,文化旅游產業貢獻更加突出,宜賓知名度、吸引度、開放度、舒適度、滿意度顯著提升。
面對當前文旅形勢的深刻變化,宜賓文旅融合也明確發展三大主攻方向——
將“景城相融”作為增強城市底蘊的有效路徑,將整個城市視為一個大景區統籌規劃與運營,既不大拆大建,又注重完善公共配套、增強文旅功能,有效提升城市“煙火氣”。
將“近悅遠來”作為彰顯城市形象的關鍵抓手,圍繞穩固本地傳統消費民眾、拓展成渝周邊客群、發展全國客源未來增量,疊加推出“活動+場景+政策”組合拳,吸引游客來宜打卡。
將“主客共享”作為提升城市品質的價值追求,突出游客需求導向和滿意標準,致力拓展承載能力、提升服務質量、優化市場環境,深度推進旅游全鏈條優質服務。
其風正勁,其勢已成。宜賓走出一條非傳統景區旅游城市成為新的旅游目的地的新路子,也為建設國際旅游城市提供了堅實基礎和堅定信心。
新抓手——
打造“三地三中心”推動文旅產業加速與世界接軌
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城市,對于曾經號稱“西南半壁”的宜賓而言,是文旅領域一場從傳統到現代、從本土邁向國際的嬗變與騰飛。
馬湖府古城吸引了不少各地游客前來游玩
所謂國際旅游城市,通常是經濟社會發達、旅游資源豐富,且品位高、具有跨國界吸引力城市。它的城市綜合環境優美、旅游設施完善配套,旅游產業是其主要支柱產業,吸引著眾多國際國內游客。同時,它也具備世界級旅游吸引物、完善的旅游接待設施體系、發達的立體交通網絡、鮮明的城市品牌與全球營銷能力、高質量的旅游服務與管理水平。
當前,國際旅游城市有以桂林為代表的自然風光型、以敦煌為代表的文化型、以廈門為代表的商務型、以西寧為代表的生態型……與這些城市相比,宜賓的文旅資源多點開花,既有優美的生態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美美與共的市井煙火氣,還在城市景觀、活動舉辦、商務會展等領域成績斐然。
基于此,宜賓統籌利用核心文旅資源,明確建設復合型國際旅游城市方向。通過打造“三地三中心”,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旅標識,著力將宜賓獨特地理區位、產業資源與人文底蘊轉化為世界級文旅產品,推動宜賓文旅產業加速與世界接軌。
打造人文景觀盛地。“萬里長江第一城”是宜賓文旅最核心的名片。萬里長江自此奔流不息,杜甫、蘇軾、黃庭堅等文豪大家留下名篇絕句;抗戰時期,長江邊的小鎮李莊成為四大抗戰文化中心之一。千百年來,宜賓的人文歷史始終與地理景觀交相輝映,與時代同頻共振,與城市發展共榮共生,是其文旅資源中最具魅力的部分。《決定》提出,打響“萬里長江第一城”名片,建好三江口、長江之珠、江之頭公園等長江視覺符號,保護開發冠英古街等歷史文化街區,開通水上觀光航線,傳遞三江六岸城市慢生活、市井煙火氣。推動李莊古鎮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加快建設博物館群落,呈現舊建筑歷史厚度、新建筑時代活力。繁榮地域文化,全方位推動宜賓獨特風土人情轉化為文旅體驗。
打造生態度假勝地。以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為使命,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度假標桿。支持蜀南竹海爭創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增添親子戶外、夜景夜游等沉浸式體驗,打造國際休閑康養目的地;支持興文石海爭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培育演藝、音樂、露營等新消費業態,打造“國際喀斯特自然學校”。
打造美酒文化圣地。以“中國五糧濃香白酒核心區”“世界十大烈酒產區”為根基,擦亮“中國酒都”文化名片。持續豐富“中國酒肆”文化、展銷、消費功能,開發運營501元明古窖池群,改造提升流杯池公園景觀品質,高水平建設東方酒谷,集中呈現“滿城酒香”的獨特韻味。提高宜賓美酒全球影響力,持續辦好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提升宜賓酒的國際關注度、認可度、美譽度。
打造活力賽事中心。要高水平建成投用宜賓賽事中心,適時啟動體育公園、體育場建設,打造集賽事演藝、市民健身、體育培訓為一體的城市活力核心區;支持南溪、高縣依托文化體育藝術中心發展賽事經濟。大力發展群眾運動,支持舉辦“村超”“村BA”等群眾賽事,深入開展全民健身。引入高水平體育賽事,持續辦好長江馬拉松、萬里長江第一渡等品牌賽事,大力引進CBA、省運會、“川超”等專業性賽事,爭取國家級體育賽事在宜舉辦。
打造時尚演藝中心。持續舉辦群眾身邊的文藝活動,支持舉辦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支持大型演唱會、知名音樂節等在宜舉辦,引進話劇、脫口秀等精品劇目,讓“為一場演出,奔赴一座城”成為宜賓新風尚。啟動百部微短劇計劃,讓實施“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成為宜賓文旅又一張名片。
打造品質消費中心。加快培育高能級商圈,打造宜賓美食消費品牌,引進國內國際知名品牌和舉辦各類活動,以城市煙火氣激發文旅消費市場。
如果說“三地”是宜賓文旅的基因和底氣,“三中心”則是宜賓文旅的潛力和前景。以“三地三中心”為具象化抓手,宜賓文旅的魅力呈現將生動鮮活、可觸可感、可品可鑒。
新形象——
近悅遠來的全國必游、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
初夏5月,以“長江之戀·緣定今生”為主題的首屆(2025)中國宜賓五糧液和美婚典活動在宜賓舉行。52對來自五湖四海的新人,暢游宜賓眾多浪漫“打卡地”,并在長江零公里處喜結良緣,共締白首之約。宜賓持續塑造著新銳、時尚、活力、澎湃的城市新氣質,也打造幸福浪漫新地標。
首屆(2025)中國宜賓五糧液和美婚典活動
去年全市文旅發展大會以來,宜賓重點聚焦本地游客、成渝及周邊游客、全國游客三個客群,精準策劃文旅促進活動,推動宜賓城市熱度持續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740萬人次,客源不斷拓展。
《決定》提出,堅持外塑形象,以近悅遠來為目標打造國際旅游城市魅力傳播體系。高水平開展城市營銷,通過分層滲透、體驗深化與品牌符號打造,構建立體性、多元化城市營銷傳播體系,塑造城市形象、傳遞城市溫度、提升城市魅力,打造本地高頻、周邊首選、全國必游、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聚焦本地游客深化“宜賓人游宜賓”,激活本地宣傳推廣資源、豐富本地游產品供給、落實文旅惠民消費。
面向成渝及周邊地區游客培育“周末來宜賓”新時尚,強化成渝及周邊宣推互動,豐富區域性文旅活動,優化成渝及周邊引客政策。
打響全國游客知曉向往的“萬事皆宜·天下為賓”城市形象,通過立體營銷和區域聯動,實施城市品牌營銷計劃、塑造全國性文旅活動品牌,出臺更具全國吸引力的文旅促進政策,吸引全國游客一生來一次。
圍繞從西南地區入境游客提升“與世界·共宜賓”吸引力,重點開拓港澳臺同胞尋根游、東南亞游客生態游、日韓游客文化游、“一帶一路”商貿游四大市場,全力提升宜賓國際旅游辨識度,吸引西南地區入境游客來宜游一次。
新動能——
“文旅+百業”“百業+文旅”賦能高質量發展
當前,文旅已成為更高品質生活的普遍要求。以文旅標準為引領,提升城市的服務品質,不僅能增強外來游客的游玩體驗感和滿意度,也有助于提高本地市民的生活體驗感和舒適度。
優質的旅游環境吸引八方游客
《決定》提出,堅持游客優先,以主客共享為標準提升國際旅游城市服務品質和體驗。堅持在硬件設施和服務標準上向國際一流水平看齊,致力打造更加優質的旅游環境,努力讓每位游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決定》提出,發揮文化和旅游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文旅+百業”“百業+文旅”帶動經濟增長、富民增收,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提供強勁增長動能、強大精神動力。具體來說,要以文旅標準提升城市建設品質,以工業旅游放大制造業帶動作用,以鄉村旅游促進業興民富,以優質文化供給凝聚精神力量。
同時,《決定》要求構建大文旅工作體系,自覺把文旅融合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市場引導,通過培育壯大文旅市場主體,深化文化事業單位和國有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要素資源配置機制,健全統籌協調機制,推動全市文化和旅游事業邁上新的臺階。
長江奔流,赴萬里之約。宜賓將從本次全會再啟航,將萬里長江第一城的地域魅力轉化為國際影響,向著國際旅游城市乘風破浪,全速前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