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7 10:08:28
市場應該是從六月份開始走出了所謂的“慢牛”行情,一路走到現在,4000點都到了。回頭再去看六月份行情啟動時,不少機構投資者及個人投資者都不相信慢牛行情已經開啟,但我們當時的態度還是比較堅定,這在我們過往的言論中也能看到。后來我們做了一份材料,向大家說明慢牛有可能能夠實現的原因,并從基本面、資金面、政策面及情緒面等多個角度進行了一些分析。
當時基本面呈現出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有很多機構投資者不相信六月份以來的行情是慢牛,這與基本面相關。我們上半年GDP增速已經實現了5.3%,那么如果全年GDP的KPI是5%,那么下半年只需完成4.7%至4.8%的增速其實就可以完成任務了。所以大家的預期是下半年盈利增速會往下走的,進而認為“基本面下行的情況下,為什么會有慢牛誕生?”,這也是當時比較多的機構投資者覺得慢牛這件事情要打個問號的重要原因。
但我們反復強調,股市它不是只由基本面決定的,還有資金面、情緒面、政策面這些情況。
我們先來看資金面,資金面雖然沒有出現大水漫灌的情況,但整體資金并不緊張。此外,美聯儲自特朗普上臺后便一直被要求降息,并且今年九月份已經兌現一次降息;不過十二月份的降息暫時還看不到,因為鮑威爾已有一次偏鷹派的表態,這也與近期市場震蕩加劇有一定關系。不過海外整體仍是相對寬松的情況,所以我們覺得國內不會面臨太大的匯率上的壓力。所以我們認為,國內流動性,尤其是宏觀流動性的整體寬松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流動性方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微觀層面流動性的大幅改善。今年債市表現是不好的。這一結論我們并不是到年底才來說,其實年初時,十年國債收益率在短時間內從2%以上降至2%以下,甚至跌至1.8%的時候,大家就非常擔心今年債市的表現了。因為1.8%的收益率再往下走其實走不了多少了,后續我們也看到,十年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下行至1.4%至1.5%后便開始反彈,債市由此進入震蕩階段。所以大量以絕對收益為導向的機構資金,比如保險資金就需要獲取收益。保險公司此前售出的保單承諾4%、5%甚至7%、8%的收益,這些收益需要兌現。還有我們購買的銀行理財,收益通常比余額寶等貨幣基金要高很多的,它們同樣需要實現收益。
在債市收益率不佳的情況下,這些資金該如何實現收益?其實只有一條路——“固收+”,但“加”什么呢?保險資金絕大部分又不允許投資黃金,就只能進入股市了。所以微觀結構上的流動性改善主要由機構資金驅動,這是一個重要因素。
此外,政策面方面,自去年“924”以來,政策對股市及經濟的呵護意圖十分明顯,因此我們認為,政策面不太可能出現利空,整體來說是正面偏友好的。
還有情緒面,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家對今年股市有信心,這份信心來源于整體自信心的提升。
我認為,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信心才會大膽做多,股市整體估值也會隨之提高。整體來說,市場節奏控制得還是非常好的,呈緩慢上漲的狀態,并沒有像去年“924”那樣一波直接“平地起高樓”式的拉起來,因此我們認為,目前市場整體仍處于相對健康的狀態。
說完今年的情況,我們再聊聊近兩個月及明年的市場情況。近兩個月,我們認為市場進入震蕩的概率很大。從剛才提到的四個面來看:基本面不會有太大變化,下半年GDP增速大概率不及上半年,這里我們就略過;資金面方面,近期美聯儲的降息幅度會放緩。我們此前提到,微觀結構的資金改善源于機構投資者在股市獲利、獲取回報的需求,今年以來股市漲幅確實不錯,機構投資者該拿到的回報基本都已拿到,因此到年底,他們選擇休息或落袋為安也是正常情況。
最近我出差期間也和部分機構投資者聊了聊,他們表示自身不僅有絕對收益考核,還有相對收益考核。但據我所知,同時考核絕對收益與相對收益的機構相對少一些,大部分保險資金及理財資金仍以絕對收益為目標,一旦達到目標,便有落袋為安的動力。
所以年底在這種落袋為安的訴求下,資金面可能不再那么踴躍,市場由此進入震蕩調整狀態,但并不是所有資金都會撤出。比如我們公募基金,主動權益團隊還要在市場中里面卷排名,因此不會出現所有資金撤出導致年底崩盤,這種概率很小。不過,年底出現震蕩及籌碼清洗、交換是正?,F象,尤其是今年以來科技板塊賺了那么多錢,短暫調整休息也正常。因此我們認為,十一月、十二月市場的主基調將是震蕩調整,幅度可能不會特別大。在這個過程中,機構投資者可能會重新梳理思路,既要保住今年的勝利果實,也要為明年布局,這是近兩個月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們再稍微展望一下明年,從我們的判斷來看,明年市場結構可能和今年有點像,核心主線或仍是人工智能——在科技主線中,人工智能仍將扛大旗,作為主力往前沖。創新藥方面,我們看到有分析預測,其盈利將有比較強烈的改善;新能源,如光伏等的基本面也將有不錯表現和改善,因此明年新能源也應該會有相應行情。
這樣聽起來明年市場結構與今年就比較像。此外,反內卷這條主線我們也會持續推薦,大家可能此前聽過我們今年的觀點:我們建議以中證A500ETF(159338)為核心打底,衛星配置采用啞鈴結構,一端是科技,另一端是紅利或現金流類品種。這一觀點我們認為是可以推到明年的,因為反內卷主線仍將繼續;且現金流、紅利類品種中,有較多成分與反內卷或者說周期板塊是重疊的,因此從結構上看,明年或與今年相似,但高度能不能超過今年,我們暫時不做過于樂觀的預期。
最近也有不少投資者問我“明年能看到多少點”,通常我們不會直接預測點位,但今年市場表現確實不錯,明年也需要看各方面因素的配合,如果比較順利那可能會有超出今年的表現;如果沒那么順利那我們覺得至少也能獲得還可以的收益。因此,我們對明年并不悲觀,仍看好市場機會。當然,股市并非一帆風順,今年我們的通信ETF(515880)既經歷過漲停,也經歷過跌停,過程確實會讓人感到難受。所以即便在牛市或市場較好的時候,也不要放棄配置的思想,這樣體驗會相對好一些。以上就是我們對慢牛行情過去一年、近兩個月及未來的回顧與展望。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屬于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于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為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鹩酗L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